石振涛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
摘 要: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职业人才技能的新要求,如何培养适合产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日益成为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的重要课题。基于“三合三全”理念和 3A 教学过程创新方法的新工学结合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搭建项目平台、引入“双师型”企业师资、创新教学活动,在实战项目中以学生为中心,同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和技能。 实践案例表明,学生在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项目中锻炼了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获得感强,项目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企业、学校和教师一致肯定。
关键词: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职业素养;职教人才
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新技术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模式涌现迭代,人才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需求并不断变化,其中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多元化人才需求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该类型的人才培养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高职院校正面临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探索一条培养适合产业发展的职教人才路径已刻不容缓。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职业教育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9 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1] ,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一种类型教育,同时强调了该类型教育中突破职业与教育过程脱节、企业与学校脱节、工作场景与学习场景脱节现状的重要性,健全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普遍共识,也是完善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手段。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历时已久,也形成了很多模式,其本质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同时工作的 “半工半读”形式,目的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技能与产业要求对接和培养职业素养。 在新职教的大背景下,传统工学结合的一些方式已经不适合新经济下一些新专业的项目实践特点,需要探索适合四新的新工学结合模式,不仅仅是“工”与“学”的简单结合,也不再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站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培养效果为导向的新视角进行体系设计和方法实施。本文将站在这一全新角度阐述新工学结合模式的新理念和内涵。
一、新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三合三全
工学结合的核心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习与工作互相促进,其目的是利用真实工作环境与项目让学生融入到职场环境进行锻炼。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呈现跨界、交叉和复合特性,传统岗位边界变得模糊,新岗位不断出现,学校有效获取真实工作场景越发困难,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服务突破了传统“工厂式”项目的时空限制,这些对传统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既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打开了新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的窗口。 慧科经过多年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的经验和对产业发展的洞察,提出基于“三合三全”的新工学结合模式,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培养适合产业发展的人才。
(一)三合重塑工学结合新理念
三合具体是指产业切合、资源整合和知素化合。产业切合是人才培养要适合国家产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新需要,也是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随着新技术逐渐渗透传统行业,“互联网 + ”模式正在助力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催生新职业产生,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 2019年发布的新职业中有数据分析师、 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等,如何抓住这些新职业对人才技能的新要求,结合学校特色,与相应的“新企业”合作,引入真实项目,培养与产业发展同向、结合紧密和技能匹配的人才。
(二)三全注入工学结合新内涵
三全是指全方位能力、全场景项目和全教学模式。全方位能力包括素养、知识和能力,是新工学结合的设计导向,也是培养知素化合人才的要求。 新工学结合项目不仅仅限于对某种技能的熟练掌握,如机床操作、某个软件工具的重复使用,更需要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工具背后的原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项目中夯实基本知识和原理,能够解决未来真实工作环境中较复杂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项目中锤炼职业素养,将课堂中较“虚”的素养放在实际场景中识别、实践、加强和复盘,如沟通和协作、职业道德、项目管理、问题解决以及行业法律法规等,让学生在项目中沉淀职场素养、拓展专业知识和强化行业技能。全场景项目不仅包括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工作内容,也包括组织架构、项目管理、评价和考核方式等企业运营所必须的平台支持部分,力求从各维度重现真实工作场景,锻炼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构建组织架构和评价考核场景,对培养职业素养如沟通、团队协作、管理、担当、目标管理、行业政策合规、市场敏感性等方面起很大作用。新经济形态下的很多项目已经突破传统的“工厂式”项目,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 、物联网、机器人、新媒体营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专业,基本没有时空限制,也无需“驻厂实践”,完全可以在校内复制企业项目的“仿真场景”,包括技术、生产和工具平台、组织架构、相关流程和评价考核,同时也规避了这些新兴企业,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在实施“驻厂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场地、安全和相关后勤支持等问题,因此驻校工学结合模式受到相关企业的普遍认可。全场景项目载体实际上是支撑全方位能力培养的重要机制。全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改革工学结合项目的教与学,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混合式、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新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参与度和获得感。 灌输型知识提炼成在线课程,使学生可以利用更加宝贵的线下时间与教师互动、与同伴探讨,展开基于项目和实操的学习过程;企业和行业相关的在线资源引入工学结合后,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行业新趋势、 新知识和新案例的了解;项目驱动式、游戏化教学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阶段成就、反馈与鼓励让学生建立信心和反思能力,激发学习潜能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 陈滢,欧岩亮,王丹丹,等 . 践行产学融合 2.0 赋能新人才培养 [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 ( 1 ):25-28.
[3]陈滢,欧岩亮,管刚 . 产学融合 2.0 模式下的人才能力提升探索—— — 基于三实 APEX 方法的案例
通讯作者:山东协和学院,严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