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研究 单克强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单克强
[导读] 摘要:现阶段,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渐明显,现代建筑行业发展中也引入了绿色建筑理念,旨在推动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50000
        摘要:现阶段,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渐明显,现代建筑行业发展中也引入了绿色建筑理念,旨在推动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该理念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基于此,以下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运用研究
        引言
        建筑业作为我国传统资源损耗型行业,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现代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良好发展,绿色建筑已然成为目前高层民用建筑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工作者全面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观念,并利用有效的设计方法,使高层民用建筑的基址和朝向更加合理、科学,有效运用自然光照与通风条件,降低资源的损耗。
        1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
        现阶段,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保护环境意识不断提升,促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入到大家的视野当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这种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首先,对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来说,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支持下应当采购环保特性显著的材料,从而保证在工程施工以及日后的使用阶段不会破坏周围环境。其次,就节能技术来说,其在建筑过程中的采光、采暖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应用。比如说,借助智能风量控制系统能够合理控制风量,节省能源。在采光方面,通过光感控制能够让照明设备的亮度随着环境而自动调节。而将智能化控制手段应用到采暖上面,能够让建筑室温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最后,就施工工艺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是对施工单位以及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方位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改善施工质量。而在施工全过程中渗透节能技术能够全面的优化施工工艺,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速率。
        2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
        2.1节能原则
        绿化建筑最为主要的是对能源的考虑,节约能源是设计绿色建筑最为主要的标准,要保证科学的设计,全面节约能源,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到能源因素,通过对能源的要素把握,合理做好设计,最大限度的使用可再生能源,使建筑更加环保绿色。可以充分利用好太阳能、风能、水能,通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替代那些引起不可再生珍贵能源,使建筑更加环保绿色。风能是自然产生的能量,本身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通过新能源的使用,不仅节省一部分资源,更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相融,新能源使用全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选择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应当尽量选取可再生、兼容性、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应用过程中,适当的对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达到生态、绿色施工目的。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节能、节水、节电、节地等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节约能源来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居住营造更为温馨舒适的环境。
        2.2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新能源的原则
        当前,各种能源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短缺的危险,为了保证能源可以被有效利用,需要设计者多角度分析能源。现阶段,新兴能源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尤其是类似于太阳能、风能这种环保且可持续利用的能源。为了实现节约传统能源,在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当广泛应用这两种能源,从而尽可能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在秉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施工规划的过程中,建筑物的立面、玻璃以及顶部,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保证建筑物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
        2.3环保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从一个工程的角度看,其历时时间长,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均需要大量的时间排序,一般经历两年或者三年才能完成,还有一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其建筑的时间甚至更久。施工的过程中,则会大量使用到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会制造出大量建筑废弃物和垃圾,其不当处理则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影响,严重的还会破坏当地生态,导致生态不平衡发展,引发一系列严重环境污染。只有在建筑设计初期全面考虑到环境因素,才能保证建筑的环保。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需要全面把握好各种建筑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建筑使用相应材质,全面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做好建筑的设计,确保材料和技术的选择更加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污染,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使用的材料选择时,必须要满足绿色生态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具体功能、寿命、工艺性能、加工材料等各项内容,在确保材料满足以上各项要求的基础下,尽量降低材料的成本,从而使选择的材料能够满足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为日后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以一个坚实的基础。


        3高层建筑材料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
        3.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和设计中,结构体系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所考虑的基本前提。与通常的中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建筑物的结构必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可以使高层建筑更具稳定性,为居民提供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环境,合理的结构布局也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好处和便利性。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应该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贴合实际的设计,要根据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抗震性以及外形结构等。同时要根据弹性分析方法,对于建筑结构进行加强,以此来提升整个高层建筑的抗损伤性,也要结合前期的建筑结构选材和设计,从整体上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要在建筑落地完成之后,及时进行调试实验,使发生问题的概率大大降低,并且要对高层建筑的地下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短缺,优化利用土地资源。在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高强钢筋,不仅能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也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符合国家当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政策。
        3.2单体外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单体立面设计中,应充分结合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采取多种设计措施。如部分北方地区需要严格控制建筑的体形系数,从而优化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南方地区外立面设计中,需做好夏季的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运行中的能耗,缩短空调设备使用的时间。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的体系系数也就不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考虑到北方地区冬季的保暖需求,外墙设计与外窗设计环节,务必高度重视保温隔热处理,完善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南方地区建筑的外立面应以暖色调为首选,这样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墙面的热传到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建筑节能的总体效果。选择建筑材料过程中,应当参照低能耗、无污染、废弃物最小标准进行,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同时要确保选择的建筑材料表面并未进行涂镀,从而减少建筑材料在具体施工期间,回收再利用的工作量。同时,建筑材料选择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提倡采用木屑、芦苇、棉织物等各种绿色材料,选取这些材料,很好的迎合了生态绿色建筑的整体发趋势。此外,在选择建筑材料期间,还要做好建筑材料标识、回收、分类等各项工作,从避免材料浪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高层建筑墙体施工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在高层建筑墙体施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在对墙体进行抹灰时,应该使用轻骨料,也可以将不同的成分进行合理的组合,并添加合适的添加剂,最终形成隔热性能良好的砂浆。配置完成工程竣工后,对整个墙体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复核,确保其符合我国工程质量的实际标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温度不低于5℃,但如果气温过高,也应及时进行降温加湿处理。第二,在墙体施工前,要清洁墙壁,为施工进程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要在毛坯墙的基础上做好清扫、抚平、湿润等工作,再根据工程实际设计所要求的科学确定标准水平线的位置,并做好宽护角的处理工作。另外,设计人员应提前做好内保温,防止后期墙体皲裂、做好防虫害处理,保障居民或使用者的正常生活。最后,在处理隔热材料时,必须根据高层建筑建设指标,将建筑温度控制在适当的区域,喷涂的隔热涂层必须平滑干燥,可以通过“倒铺”的施工方法来实现控温,并且要注意在保温层内设置防水层,减少渗漏的发生。
        结束语
        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业实现长足稳定发展的主要路径,设计工作者需要对绿色建筑设计观念加强重视,全面了解与把握绿色建筑设计观念的内涵要点,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与现代环保型建设材料,使高层民用建筑的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等优势进一步彰显。
        参考文献:
        [1]梁海娟,王苗,阎阳,赫帅.现代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2):92-93.
        [2]蒋晓玲.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刍议[J].居舍,2020(32):81-82.
        [3]卞华阳.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居舍,2020(32):87-88.
        [4]梁文.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运用和优化结合[J].建筑技术开发,2019,47(19):139-140.
        [5]张宁,丛元峰,王天夫.探讨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问题[J].四川水泥,2019(05):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