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排水管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蔡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工智能在AI大数据、语音识别以及深度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伴随信息环境以及数据基础的变化而改变,排水管道工程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

        武汉市江岸区排水管理站  湖北武汉  430015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工智能在AI大数据、语音识别以及深度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伴随信息环境以及数据基础的变化而改变,排水管道工程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首先阐述排水管道施工的研究方式及研究现状,然后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排水管道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存在的常见问题的相应应对措施,希望对推进排水工程的不断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排水管道;措施;科技;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对智能化、自动化生活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应用到人民生活方式过程中,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的理论应用以及融合5G互联网技术,不仅逐步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而且在科学技术领域也掀起产业变革。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加大科学技术、5G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建设力度,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施工问题,其中市政排水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如何确保排水管道的使用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就使得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成为目前各建设单位的重点关注问题。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在现状条件下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我国在排水管道施工层面的相关措施。
        1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
        本文通过查阅针对排水管道施工工艺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在现状条件下,我国排水管道施工工艺的主要流程,目前,我国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施工流程包含: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的铺设阶段以及施工后的回填阶段。
        1.1准备阶段
        在排水管道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应当充分核实施工工艺的设计图纸,针对重要施工节点在图纸上进行核查、复核,同时对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预留亦或是预先埋设施工要在施工图纸上进行明确的备注,此外也要认真核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艺漏洞,并针对可能存在的施工漏洞做好相应的解决预案,从而确保整个施工工艺的图纸是否与施工设计相匹配,确认施工设计是否满足相应的施工需求以及相应施工规范和标准。
        1.2铺设阶段
        在施工铺设阶段,一方面要严格管控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认真核实施工过程所需的施工材料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同时尽可能的在施工前期,实地勘查了解施工材料的生产商,从而进一步确保工程建设所需施工材料的质量,另一方面,在铺设阶段过程中要及时跟进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整个工程按既定的施工周期进行有序的施工,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1.3回填阶段
        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回填阶段,决定着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在开挖之后进行回填,如若不能有序的进行回填,可能会潜在的造成整个施工过程的坍塌,因此在回填阶段,要严格落实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进度安排,认真复核回填的工程质量是否能够满足施工工程的相关标准,同时在回填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回填记录。
        2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常见问题
        本文通过查阅并归纳总结在现状条件我国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常见问题,目前,我国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三大类:管道漏水问题、管道错位问题以及回填土问题。
        2.1管道漏水
        管道漏水问题在排水管道工程建设中较为普遍,排水管道漏水不仅会影响人民正常生活,而且会影响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本文通过梳理在现状条件下,排水管道漏水一方面主要因为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使用未能满足工程建设相关要求及标准的施工材料,从而致使排水管道无法承受相应的排水压力而引发排水管道工程漏水,另一方主要是因为管道安装中,施工有较长的跨度或长度,管道连接时,施工人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管道裂缝或防渗问题。



        2.2管道错位
        市政道路上的管道施工误差可能导致管道错位问题,导致管道无法顺利排水,甚至导致城市区域大面积积水。管道错位问题多数是客观因素引起的,但也与自然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干扰有关,同时人为因素引起的管道错位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在管道施工方案设计中没有考虑现场的影响因素以及管道施工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2.3回填土问题
        排水管道回填土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未严格落实管道排水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而且在回填土的比例层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致使排水管道工程在回填土方面存在工序质量问题,而引发整个排水管道工程存在问题,同时,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工艺和作业量,采用机械回填方式,对管道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机械的压力下,管道很容易出现变形和损坏问题,最终影响管道质量。
        3完善排水管道施工的应用策略
        3.1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随着各行各业逐步使用大数据技术,为了进一步融合科研技术在自动化、智能化的应用、促进技术进步,设计在排水管道方面也可借助大数据平台的技术优势,从而进一步优化我国在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通过查询大数据技术应用平台在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在现状条件下,虽然在排水管道系统也采用了大数据平台的优势,但是未充分合理的利用大数据在排水管道施工应用,随着我国智能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时代的要求,大数据技术、5G技术运用到排水管道项目当中是必然趋势。为此本文结合大数据技术、以及5G技术和底层的oracle数据以及机器学习可视化学习工具,构建了排水管道施工系统。
        3.2完善回填土的措施
        回填时,所用土不应过软或过硬,并应按一定比例加水,以控制回填;回填时,应按管道两侧的干线开始回填。在管道上方约50cm处,使用缓冲器并将其限制在20cm以上。此外,回填时应考虑管道与压缩机辊之间的距离,避免管道周围土方回填,减少机械压力造成的损坏。
        3.2功能性闭水试验
        管道及检查井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需进行管道功能性闭水试验。试验开始前,应完成以下内容。
        首先检查井内应清理干净,修补井内外的缺陷,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且井内不得有积水;其次,试验段长度应根据相邻检查井内管底高差确定,试验从上游井内灌水,水位为试验段上游管段内顶以上2米,如上游管内顶到检查井的高度不足2米,闭水试验的水位可到井口为止;然后,灌水浸泡24小时后,再观察渗水量,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在闭水试验过程中要真实记录各种数据,并根据规范正确计算出渗水量;最后,闭水实验过程中检查各个堵水位置、对接口和管身、井身等有无渗漏水,无漏水和无严重渗水方可认为闭水检测合格。对于渗水及少量漏水部位,现场进行处理及封堵;对于漏水严重部位,应及时抽水并封堵处理,待处理完成后重新灌水进行闭水试验,直至试验合格。
        4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排水管道施工研究现状以及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然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归纳概述了在现状条件下我国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排水管道施工的应用策略,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在排水管道施工层面的推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远.市政排水管网臭气的分析和整治措施[J].科技风,2021(09): 147-148.
        [2]左梅梅,徐啸,彭伟.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建筑,2021,28(03):108+181.
        [3]张成远.市政排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J].科技风,2021(08):104-105.
        作者简介
        本科,工程师,蔡芳,女,汉,武汉市江岸区排水管理站,430015,市政给排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