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高回填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胡艳玲
[导读] 摘要:以某地区高回填土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强夯法技术在项目当中的应用,在确保整体项目高效进行的基础上,节省造价及施工时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以某地区高回填土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强夯法技术在项目当中的应用,在确保整体项目高效进行的基础上,节省造价及施工时间。
        关键词:强夯法;高回填土;应用
        引言: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地区进行高回填土工程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地基稳固的效果,那么合理应用强夯法技术手段至关重要。相比较于过去高回填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工艺,强夯法不仅表现出简单化的特点,而且也能够促使施工人员在最快的施工效率下,在最少的经济成本投入下,实现高效地基处理的目标。基于此,文章对强夯法在高回填土工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工程概况
        我国某地区的工程项目,该工程主要规划为联排别墅、多层洋房、幼儿园及配套用房,建筑物高6.15m~23.95m,地上1~8层,地下1~2层;拟建建筑场地现状比较复杂,北部和东北部为临时弃土场,回填深度高,最高达27.8m,大部分回填20米以上,回填年限短(2~5年),在此区域做建筑场地的地基,需要解决厚层填土不均匀固结沉降,桩基负摩阻力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夯法,能解决部分桩基负摩阻力问题,尽可能避免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道路景观门厅台阶散水管道等位置持续下沉甚至开裂,影响小区及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
        2.强夯参数的选择
        选取20m×20m面积试验区,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布设夯击点,本项目强夯分3遍点夯及1遍满夯,强夯时第1遍按布置图圆圈中的数字1进行,第2遍按布置图圆圈中的数字2进行, 第3遍按布置图圆圈中的数字3进行(详附图);场地预留平均夯沉量约400mm。
        第1遍点夯夯击能采用6000kN·m,夯点呈6.25m的正方形布置,夯击次数不少于5击,控制指标并应满足夯坑深度不小于3.5m;
        第2遍点夯夯击能采用6000kN·m,夯点呈6.25m的正方形布置,夯击次数不少于5击,控制指标并应满足夯坑深度不小于3.5m;
        第3遍点夯夯击能采用4000kN.m, 夯点呈6.25m×6.25m的梅花形布置,夯击数数不小于8击,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50mm;
        最后满夯1遍夯击能1200kN·m,每点夯击2击,锤印搭接1/4。
        1)试夯前对场地清表并平整。
        2)试夯区第一遍~第三遍夯点编号及满夯示意图如下:
           
        第一遍点夯编号      第二遍点夯编号      第三遍点夯编号
       
        点夯布置图
        拟用于试夯的主要机具设备
       
        3)强夯前在场区外设置坐标控制点,同时测量地面标高,并对每击夯锤的落距进行控制,做好各项施工记录。
        4)强夯机械将夯锤吊起,移至已放好的夯点位置上,调整好夯机,使得夯锤落下后能准确落在夯点上。夯锤就位平面误差控制在±20cm内,而后调整好控制起吊的钢丝绳,使得夯锤能在预定的高度上落下,保证夯能达到设计要求,接着依次进行强夯施工。
        5) 施工过程中落锤保持平稳,夯位正确。
        6)夯点夯击完后,用推土机进行坑位回填,场地平整,若夯坑的侧壁或坑底土质含水量过大,可推迟回填,利于孔隙水的排出,也可利用太阳把表层土晒干。
        7) 试夯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做好夯坑周围有隆起位置、隆起值记录,,待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8)强夯夯击以不发生起锤困难为原则,尽可能多夯。
        9) 最后对场地进行一遍满夯,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
        3、试夯结果
        根据试夯方案施工,在试夯施工过程中,业主、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现场监督实施。现将试验区试夯结果总结如下:
        1)第一遍1-280号夯点由于打到第4击时出现高含水量的软弱土,导致严重偏锤,未能施工到第五锤,其他夯点均施工到第5锤,夯坑深度均大于3.5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50mm。
        2)第二遍夯点均施工到第5锤,夯坑深度均大于3.5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均不大于150mm。
        3)第三遍各夯点锤击数为8-14击,各夯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为10.5~15cm,达到设计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15cm的要求。
        4、强夯效果检测的综合评价
        对本工程强夯效果检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在施工人员完成了回填土地基强夯操作以后,经试验检测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值,能够为接下来其他环节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得基础,保证整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第二,在施工单位一系列的操作当中,经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最有效的施工工艺就是分层碾压与强夯。而施工人员应该强夯处理手段,不需要严格的要求回填土的质量,在良好的处理过程中,更能够把控好过程的施工质量,特别是遇到较大范围的回填土处理工作,能够促使施工人员在最短的操作周期内,高效的完成强夯处理工作;
        第三,在工程强夯处理过程中,其他区域正在实施基础以上结构的操作,结合强夯振动影响的试验数据下,施工人员在划定项目安全间距时,可以控制在15-20m之间,由此较大的保护好其他区域正常的施工工作;
        第四,在高回填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借助强夯方法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价值,本项目最初的基础方案为旋挖成孔灌注桩,用同一区域的桩基及强夯+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案对比时,强夯+碎石桩地基处理可节省造价约200万,工期提前15天。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高回填土工程施工中强夯法应用过程可以看出,借助此种施工手段下,施工单位把控好强夯参数以及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工作下,能够确保项目按照正常进度加以处理的同时,能够达到地基加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20.
        [2]叶观宝,陈望春,徐超.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的分析研究[J].上海地质,2018(3):40.
        [3]赵华新,凌敏.强夯法研究现状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