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教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李慧宇
[导读]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关键因素,应具备更为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应急技术系  浙江温州  325006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关键因素,应具备更为全面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教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潜力所在。通过了解高职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高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促进高职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人群,在新形式的推动下应具备更为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其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尤为重要和关键,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潜力所在。了解高职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提高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高职内涵建设,将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现状
        1.青年教师人数占比增加,科研积极性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高职教育发展政策陆续出台,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步加快,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同感,这些有利条件吸引了很多年轻高学历人才进入高职教育领域,成为高职教育的生力军。
        青年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35岁,学历结构上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职称上多集中于初级、中级。这批人才的特点是大都受过研究生教育,在学习阶段就已经掌握科研方法一般方法,基本都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他们正值年富力强,科研的积极性普遍很高。
        2.论文发表情况
        通过CNKI检索可大致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青年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在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总数中占比较高。另一方面从论文质量看,青年教师发表在核心期刊(二级以上及SCI、EI等收录的期刊均列为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不多。说明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
        3.教材编写情况
        教师积极参加教材的编写是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起来,经过筛选和思考,可以提高运用教育理论研究实际问题和从教学实践中提取理论的能力。很多青年教师的经验积累数量还有所欠缺,加上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一门课程的宏观方向,能独立承担起主编教材任务的青年教师数量比较少。
        4.专利情况
        高职院校作为“服务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校,更应加强产学研校企合作和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青年教师在发明专利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其教科研能力的潜力。


        5.参与项目研究情况
        科研项目是评价教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直接反映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青年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
        (1)纵向经费支持少,横向企业联合少。
        (2)从来源上多数是校级教育教学改革。
        (3)很多省、市级项目只立项并未获得经费支持。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青年教师自身条件所限,由于青年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与企业联系机会很少,无从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另一方面是现有科研评价体系造成的,纵向课题具有更大的含金量,是职称的评聘的必备选项,这就直接造成了很多青年教师把精力都放在了纵向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上。
        二、青年教师增强教科研能力的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制定合理的科研激励制度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是个人教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学校的管理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科研激励制度,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便利的平台,鼓励教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破格晋升职称等。
        2.建立科研团队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联合科研骨干和企业业务骨干建立专业科研团队,带领年轻教师进行科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学校已有的条件资源,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科研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逐步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以提升教科研能力推进对地方经济的服务
        高职教育发展要与地方发展相协调,为地方经济服务,青年教师要密切关注地方行业发展,与专业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技术服务企业,获得企业支持,开展联合行业企业的横向项目。学校要建立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为青年教师提供深入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左埒莲,姜志胜,曾国,何平平,欧阳新平,王刚.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6-17.
        [2]崔京京,贾庆英.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16):91-93.
        [3]施伟萍.五年制高职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基于科研管理的视角[J].职教发展研究,2019(03):58-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