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王春罡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王春罡
[导读] 摘要:生态城市理念是时代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由之路。
        丹东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生态城市理念是时代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积极作用,构建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构建和谐的城市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因此,本文论述了生态城市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理念;环境保护;运用原则
        引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国城建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增加和人类改造的改善给城市建设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为了科学、全面地保护城市建设环境,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必要采取有效、科学的保护措施,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空间。
        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支撑和驱动力。为了促进一个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有必要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因此,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可以有效促进城市整体经济转型,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总的来说,城市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综合特征,其中城市土壤环境和城市水环境不容忽视。任何一个城市生态系统出现问题,都很容易影响到其他城市生态系统,不利的生态环境反应是连锁的。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各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积极修复城市生态,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为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支撑。
        1.2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城市工业的良性发展,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城市居民和企业制定城市环境保护法,防止过量排放造成污染。通过对城市居民和企业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恢复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2生态城市理念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在人类聚集地的综合生态学研究下,生态城市的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事实上,早在1987年就有学者提出了理想城市模式的概念,即在生态的基础上,在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下,高效利用信息、能源和物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集地。随着各国学者对生态城市概念的不断探索,生态城市的概念逐渐外延、内涵更加丰富,直到今天,生态城市建设在不同城市的建设重点和建设目标上的差异都体现在不同的建设方法上,最终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条件,使城市建设朝着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促进城市更高水平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城市生态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各国城市结合自身国情和城市发展实际,正在逐步探索生态城市建设道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均衡理想状态。
        3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3.1环保意识相对薄弱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建设而不是保护,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意识,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效果,难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整体质量。比如一些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或管理者,更注重城市建设的整体进度及其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在一些地区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以牺牲生态环境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的问题,难以提高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可以带来显著的效益,但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益相对较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市建设上,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和认知。
        3.2空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和关键的环境保护措施,缺乏完整和系统的环境保护方案,将影响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提高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城市建设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可能带来的铺张浪费问题更加突出。例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空气污染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将大量建设工业厂房,排放污染指数高的有害气体或废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有私家车,导致汽车尾气迅速增加。因此,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不当实施,城市出现了更严重的空气污染。
        4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策
        4.1加强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协调原则。比如在城市建设中,如果城市地区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再加上生态建设差异的影响,很难提高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如果生态建设差异显著,容易影响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分区建设,贯彻科学合理的原则,特别是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生态规划,确保城市规划的高度统一。例如,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净化,促进城镇区域经济发展,更加重视发达城市地区的绿化建设,控制发展力度,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在协调布局方面,应考虑城市交通和经济区发展的特点,统一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2明确城市建设的环境保护任务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受土地利用、资源开发、人口增长、改造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更加多样化的环境问题。在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过程中,需要准确、全面地界定环境保护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使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要始终清晰,树立科学的红线意识,以明确城市建设方向,明确城市建设目标,实现城市保护工作的科学高效推进。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应全面、综合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合理优化和高效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3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法律法规
        立法部门在约束城市化工企业等工业企业的行为时,应从法律规则的理念出发,加强立法保障,引导相关企业和城市居民建立高度的自我意识,引导相关监管部门履行城市生态环境责任。在立法保障的影响下,可以更好地发展城市地区的各种产业,在立法干预的影响下,可以防止外力的干扰,从而不破坏原有的生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行立法模式分散性突出,系统性立法机制有待推进,责任条款也严重缺失,因此立法部门应优化现行城市生态保护立法机制,明确制度相应的责任条款,严惩城市化工企业不公平排放等,切实保护城市周边原有生态环境,确保良好的执法效果。
        5 结语
        总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从而从整体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乔立红.城市生活废弃物减量化回收过程逆向规划设计[J].信息技术,2020(09).
        [2]郝方涛,郭文林,常鹏周.试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