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瑞拓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做好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工作,就能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更好地择优选择承包方,才能确保质量和工期,使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建设项目;招投标;控制
一、招投标过程中投资控制与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招标投标制度是综合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旨在树立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通过建设工程招投标,择优选择承包方,确保质量和工期,使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1]。
随着国家及地方招标投标法规的不断完善,招标投标制度逐渐成熟,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包发包方式,既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又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从而使项目投资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实际上,不可忽视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将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控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招投标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建设资金,利用“僧多粥少”这一现象,在招标过程中任意压价,导致中标价严重低于成本价,使得工程造价严重失真。另一方面,个别投标单位通过低价中标,在取得中标书,并签订施工合同后,在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加现场签证及技术变更,以获得额外收入;另有更严重的,串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人员,随意进行变更,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来蒙混过关,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存有隐患,不但加重了项目的管理工作,而且增加了项目的成本支出,导致整个项目的投资失控。
2.1招标标底缺乏合理性
标底编制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由于招投标时各单位的经济利益不同,招标单位希望投入较少的费用,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而投标单位的目的则是以最少投入尽可能获取较多的利润。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站在客观的、公正的立场上,兼顾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的双方利益,以保证标底的客观、公正性。
2.2投标报价缺乏规范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标单位在接到邀请函或是看到招标公告后,不去认真仔细地研究招标文件中设定的条款,而去盲目投标,一些投标单位为了获取项目,常常先报低价“钓鱼”,再采取转手倒卖合同;还有一些投标单位为了中标,串通另外的投标单位,竞相提高中标价,造成建设市场的混乱。
还有些情况是投标单位为了提高中标机会,利用挂靠的形式,参与制作几份不同的投标书,且以不同的单位参与投标,对于一个标的,表面上投标主体是不同的投标单位,各份投标书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但真正的投标者有可能都是同一个老板,这样进行的工程招投标,已经严重扰乱了整个招投标市场。
2.3评标定标缺乏科学性
评标定标是招标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要体现招投标的公平合理,必须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科学先进、操作准确的评标办法[2]。
目前,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技术标的评标办法,除了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荣誉等硬性条件,评标时易于操作外,其他方面(如施工组织设计、质保体系、安全管理等)评标专家在评分时自由评选余地较大,很难准确掌握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
另外在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过渡时期,很多地区推出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等招标办法,各投标单位为了商务标得高分,都靠近招标文件规定的最大下浮比例报价,使得商务标拉不开距离。
三、招投标过程中的投资控制与管理的重点
招投标是为了选择有良好资质、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经验的承包单位,一般的建设项目都需要经过招标活动的准备工作、招标公告的编制与发布、资格预审、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勘察现场与召开投标预备会、建设项目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等招标程序。
为了更好地择优选择投标单位、全面降低工程造价,在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应注意与加强以下几点:
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招标前,尽可能发布范围较广的招标信息,让更多的投标单位来参与投标,从而为招标单位选择有实力、有能力的投标单位提供保证,招投标活动也能在公开的社会监督下进行,从而防止不正当的交易行为。整个招投标过程需要自始至终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来执行,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招标,对待所有的投标人的条件和标准要公平、公正,积极地处理好各投标单位的权益,做到真正的诚实信用。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招标文件是对招标项目的文字表述,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标单位对该项目的了解,只有对投标项目有充分地了解和认识,才能编制出有质量、有实力的投标文件,让有能力的投标单位取得中标机会,从而对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起到很好的控制与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全面的招标文件是评审委员会评标的依据,招标文件全面充实地反映招标项目,也为将要拟订的建设施工合同作好基础保障。
3.合理低价者中标。作为招标单位应合理确定招标标底,充分考虑足够的价格浮动因素,使得招标标底更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评标过程中,对商务标的评审要实事求是,商务标与标底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对差异较大之处需要找出原因,分析其合理性,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
4.在招投标选择投标单位过程中,能起到控制投资的一是资格预审;二是对投标书的评审。
一方面,资格预审是在招标开始之前,由招标人对申请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进行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资格审查。只有在资格预审中被认定为合格的潜在投标人,才可以参加投标。资格预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那些不合格的投标人,进而降低招标人的采购成本,可吸引实力雄厚的承包商或者供应商进行投标,从而提高招标工作的效率,降低招投标工作的成本。
另一方面是针对投标单位提交的投标书进行评审,结合已审定的招标文件的要求,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减少各种影响保密工作及评审正确性的事情发生,择优选择各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人,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低于成本的除外)。
参考文献
[1] 祝波.投资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徐伟,徐蓉.土木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