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230011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公路规划建设的数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的趋势。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沥青路面可以有效增强施工效率与质量,但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需要注重管控措施的应用,确保沥青路面能够达到最佳建设标准,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施工目标。本文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引言:当前,高速公路应用沥青路面类型的工程数量逐渐增多。为了达到理想的施工目标,应当重视对沥青路面建设的质量控制,从源头解决不良因素,避免影响后续的建设与公路通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视原材料、摊铺、压实三个主要环节的管控,确保其能够达到最佳施工效果,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质量控制目标。
1 沥青路面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
1.1沥青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原材料属于较为关键的质量影响因素。例如,沥青材料是构成路面的重要部分,其在混合料压实过程中需要将各类矿料组成稳定胶装构架,达到理想的承压效果。优秀的沥青材料能够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表现,同时也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针对沥青材料的应用进行质量管控。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可靠的沥青标号类型。同时,还应当分析环境周边的气温状态,调整沥青标号级别,使其可以贴合建设需求,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1]。同时,在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前,应当将存在差异的沥青进行分类,避免出现混淆问题。此外,材料进入施工区域前,质量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抽样检查,明确软化点、针入度等关键指标状态,确保其能够贴合应用需求,达到理想的质量管控目标。
1.2矿料质量控制
在矿料进行质量管控的流程内,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其基础分类状态。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三种类型,其在混合料中占比超过了95%。因此,矿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管控效果。在控制阶段,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公路沥青施工的技术规范,对矿料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其能够满足应用需求,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
1.3拌合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属于使用材料的关键类型之一,因此需要针对其拌和阶段进行控制。为了实现良好的混合料处理效果,需要针对拌合站进行管控。由于拌合站属于大型机械装置,因此容易出现故障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开展保养与检修操作,保证其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同时,沥青拌合站需要应用间歇式拌和机械。同时,在开始处理前应当针对计量设备进行标定,保证其内部温度与材料的配比效果可以贴合施工需求,实现良好的质量控制目标。在混合料进行处理的流程中,温度属于关键影响因素。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保证沥青的温度能够处于160~170摄氏度范围内,并针对进料温度进行管控[2]。在拌和阶段需要实施监测温度情况,并提高整体管控效果,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2 沥青路面摊铺质量的控制
2.1针对摊铺准备阶段进行质量管控
在沥青路面进行摊铺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准备阶段进行质量管控。开始摊铺前,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前段工序进行验收,包括高程测量、沉降情况分析等。在确保工序流程处理效果符合标准后,再开始进行摊铺的质量控制。实际工作流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检查下封层的密封状态。如果存在损坏问题,则需要更换对应的材料类型进行换填压实,保证其符合施工标准。同时,还需要清理基层存在的杂物,防止其出现负面问题。通过加强准备阶段的管控,能够显著提高摊铺质量管理效果,有利于沥青路面施工效率的增强。
2.2针对摊铺机械进行质量控制
除常规准备质量控制之外,还需要针对摊铺机械设备进行控制。通过应用自动夯实、整平的摊铺机械设施,可以使工作效果达到最佳标准。部分情况下,施工团队可以需要应用两台摊铺装置进行梯队作业。管理人员应当保证两台机械设备的型号与性能处于同一范围内,并在摊铺工作前调整熨平板,保证其处于平直状态。在开始进行摊铺工作前,需要预热熨平板,确保其温度大于70℃,预防粘料问题的出现[3]。
2.3针对摊铺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摊铺的流程中,应当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沥青混合料需要保证摊铺的速度符合标准,避免均匀性与连续性出现问题。同时,在摊铺阶段应当避免速度突然变换或中途停顿的问题出现。决定摊铺速度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拌和站的产量级别、机械设备情况、摊铺厚度与宽度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确保速度范围符合施工标准。在摊铺过程中,应当保证机械的螺旋送料装置处于转动状态,确保两侧存在高于送料高度的混合料[4]。为了避免离析问题出现,管理人员应当针对摊铺装置进行严格管控,防止出现中途收斗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斗内两侧混合料的温度较低,因此不可应用在路面摊铺环节,需要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清除。在卸料阶段,如果运输车辆洒出额外混合料,应当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影响后续的摊铺环节。如果落料与接地标高、横坡存在差异,则会导致摊铺完成后的区域出现波浪问题,进而削弱平整程度。通过采取相关控制措施,能够显著增强摊铺质量控制的效果,有利于高速公路寿命的延长。
3 沥青混合料压实时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压实属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这一流程中,需要注重碾压机械装置的组合管控。科学的机械组合与碾压应用工艺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平整长度,实现良好的质量控制效果。结合料与结构层存在的差异会对碾压处理方式造成影响,当前沥青混凝土普遍采用双钢轮与轮胎压路装置组合方案,能够达到理想的处理目标。在针对SBS改性材料路面进行碾压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避免应用胶轮压路装置,SMA混合料则需要避免应用轮胎压路装置,确保整体压实效果能够达到最佳标准。在碾压阶段,还需要保证机械设备的数量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并提高碾压组合对路面压实的互补效果,实现理想的施工目标。在碾压过程中,温度会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注重碾压温度的控制。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塑性会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在外界作用影响下缩小基础空隙级别,实现增强密实程度的效果。同时,其平整度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温度较低,则碾压工作的难度会迅速增加,同时可能会产生难以消除得到轮胎痕迹,导致路面平整程度下降。常规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需要保持在110~120℃范围内,最高不能大于160℃[5]。在压实阶段,管理人员需要针对速度与次数进行合理管控。通过控制速度与次数,可以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降低出现碾压问题的概率。速度通常需要保持在2~4km/h的状态,如果低于标准数值可能会引发压实质量问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针对速度进行合理管控,确保压实效果能够达到最佳标准,降低出现负面情况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管控。通过明确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显著增强控制效果,有利于降低不良问题出现的概率,实现良好的施工与应用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军.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研究[J]. 大科技, 2017, 000(007):153-154.
[2]谢晓如, 戴程琳, 潘龙,等.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 000(001):P.106-108.
[3]杨应祥.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 建材与装饰, 2017(10).
[4]全厚发、李东旺、刘金兴、李猛、张亚芳.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关键参数研究[J]. 交通世界, 2020, No.545(23):50-53.
[5]谢正星.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关键要点[J]. 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0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