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33062119960214XXXX 2身份证号:33060219861130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为重要施工环节,施工的好坏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于浇筑施工而言,施工的流程较多,且浇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概述及特点
1.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概述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等材料和水进行合理配合,并添加一定的外加剂进行搅拌而成的材料为混凝土,其可塑性良好、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质量优良。混凝土由多种原材料配比而成,与其它施工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整体性更强,强度更高,更符合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般没有特殊要求,正是由于混凝土具有以上多种优势,所以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1.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中,混凝土的施工具有关键的作用,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固性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中混凝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繁琐性的特点,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是集中在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来进行的,尤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时钢筋的数量都是较多的,且这类施工环境中对于混凝土的密度要求也较大,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任务工作量也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工作,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地对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强化,在施工现场,工人展开混凝土浇筑作业时,严格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尤为重要。否则极容易造成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诱发质量、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2.1前期施工准备环节
2.1.1按照质量要求选择混凝土材料
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控制是基础和前提,施工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选择混凝土配比材料。为了有效避免选择错误的材料型号,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管理施工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材料问题的影响。 具体选择混凝土材料时,要求管理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坚决不能选择与施工现场实际不符的材料型号。而且采购材料时,必须选择合格供应商,要求厂家提供与材料有关的质量检验报告。施工材料入场后,材料检验人员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充分保证合格正规材料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
2.1.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一定要控制好材料配比,这是充分确保这一工序能顺利完成的关键。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材料的强度、性能检测工作。对于材料中的含水量、水泥、外加剂及砂石等含量要持续进行调整及优化。通过计算获得最佳的配比参数,利用合适的参数全面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需要由石灰、水泥等原材料通过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而成,搅拌操作方式有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建筑工程混凝土搅拌过程先使用机械搅拌,再使用人工搅拌成型。
混凝土的搅拌流程为:首先,根据定好的材料配合比先进行涮膛,也就是进行预拌,预拌的意义在于冲涮机器内膛,从而保证混凝土正式搅拌时材料配合比的合理性;其次,启动搅拌机,并以此放入除水之外的原材料后进行均匀的干拌,然后按照比例将水徐徐加入,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添加时间不能高于2分钟,全部加入后继续搅拌2分钟;再次,将拌合物卸出在拌打捞上,使用人工搅拌方式继续搅拌1~2分钟即可进行试件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加入水后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全部操作。
2.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将施工区域的垃圾、油污等彻底清除,确保施工区域环境良好,也要对垫块的铺设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区域具有良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才能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包括:现浇混凝土,是现阶段建筑项目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施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浆下浇灌是在槽孔内充满泥浆的情况下,将容导管插入槽孔,再将混凝土导入容导管,利用混凝土与泥浆之间的密度差异性,进行浆下置换;水下混凝土浇筑方式常用于在水利工程等特定的水下建筑施工环境中;分层浇筑方式,能有效减少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缝隙和气泡,同时根据一层浇筑效果来决定浇筑次数。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从发车起算到浇筑结束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冷却或出现冷缝;分层浇筑时上下两层浇筑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才能避免出现冷缝。
2.4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捣实类型也包括机械捣实和人工捣实两种,只有在工程量小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人工,一般建筑工程混凝土捣实施工基本采用机械捣实。相比人工,机械捣实方式具有强度高、效率快、质量好等特点,机械捣实使用的振动器,根据使用方法不同分为外部、内部和表面振动器等,应根据施工结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振动器。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是内部振动器;较薄建筑构件混凝土捣实使用表面振动器;对捣断面较小的,例如梁、柱等建筑构件使用外部振动器。另外,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易性和流动性,才能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需求,混凝土捣棒长度也不同,例如,当混凝土浇筑施工深度为9米,使用大约5米长的混凝土捣棒,分三次振捣,三米一次,在模板下方3米开洞插入振捣棒,混凝土捣实后使用模板封口,6米、9米时工序相同。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要重视整个阶段,才能在合理时间内将混凝土捣实到合理密度,避免冷缝出现。
2.5施工后养护管理
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现场施工人员在养护工作过程中要对温度、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尽量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散热效率、水分流失效率,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尽可能避免出现水化反应造成结构裂缝问题。控制混凝土表面湿度时,要做好混凝土表面覆盖工作,可以选择的材料有塑料、草帘等,这样能避免水分过度蒸发,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紧密程度。在对混凝土表面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要进行洒水养护,保证含水量。施工现场养护施工要求结合现场温度、气候条件进行,冬季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夏季则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现场温度低于5℃时要停止表面浇水工作。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也会越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运用专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对建筑企业品牌建设具有正面影响,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在行业中最有效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 韩斗善.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J]. 陈印东.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2)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 缪国栋.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