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 鲁保成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鲁保成
[导读] 摘要: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蓬勃发展也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福建漳州  363300
        摘要: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蓬勃发展也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当前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发展在带动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中得到全面有效的体现。不过,建筑施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有效管控和提升,只有安全和质量受控才能有力保障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为此,本文重点对施工安全管理方式及技术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希望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安全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积极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构建;
        引文:
        在目前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已经到了一个全面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种新时期的背景下,也给建筑工程安全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 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的施工情况,不断构建和完善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做好安全监督和检查工作,不断夯实自身安全管理基础,筑牢守好安全防线,夯实安全基础,杜绝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为项目施工,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持续长远发展。
        一、在目前建筑施工中开展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在目前阶段,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所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对于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由于企业或项目部缺少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所造成的。在施工开展之前,没有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安全管理工作缺乏目标指导和约束;安全生产责任未进行明确的划分和分解,责任落实不到岗、不到人,不能起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要求;安全管理制度与施工现场无法有效的对接,安全管理工作执行不到底,落实不到实处,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经常会出现推诿和相互推卸责任情况的发生。
        2、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在目前新的发展背景下,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作业面、作业类型,作业工种和作业人员数量的不断上升,施工工艺和作业环境更加复杂,加之作业人员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从事建筑行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困难重重,特别是在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方面更为突出:如有些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性、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基本空白;一些专业或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和考试取证,就直接进入到施工现场中进行作业,导致无证上岗的违章作业情况屡禁不止;安全监督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有些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是重视经济效益,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附加经济效益,重生产,轻安全。这种情况对于建筑施工现场产生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让建筑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让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3、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在目前建筑企业中,工人是施工生产的主力军和直接参与者,只有让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发生“三违”现象,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安全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加强,那么现场违章作业现象将会不断发生,恶性循环下,施工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将得不到有效保障,安全防线和屏障失控,随之而来的,还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进度,严重时将产生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1、让安全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目前建筑企业中,很多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建筑施工企业需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这种问题,在施工开展之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开展三级入场安全培训和教育,让施工人员的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让施工人员进入到生产岗位上工作。开展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针对各种设备的操作步骤和相关流程编制上岗培训材料,并进行有效的培训,让施工人员上岗时能够按照操作设备流程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和无证作业行为的发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和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和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人员不安全行为和各种安全隐患,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活动,提高人员讲安全、做安全的积积极性,通过评比和激励,形成员工积极向上的安全氛围;强化应急管理和培训,开展人员急救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应急或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报告和处置能力;配齐配全人员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如配发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带、防护眼镜、手套等,并监督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切实保护人员作业安全。
        2、让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建立和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建筑工程开展施工的过程中,想要让施工作业顺利地开展,那就离不开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的建立和设施,只有采用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对施工工序和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避免和杜绝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违规施工的情况,预防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在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把建筑企业的安全目标和指标明确到管理制度中,不断培育和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以此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示范作业,作为安全管理人员,需切实履行安全监督和检查职责,并以身作则,发挥安全标杆和模范作用,积极发现和纠正人员不安全行为,积极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营造遵章守规的安全氛围,通过自身示范,不断影响到身边的施工人员,进而通过一点带面,撬动乃至提升项目全体人员安全意识和行为,为施工安全作业保驾护航。
        3、让施工作业危险源得到有效辨识和管控
        在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主要是两种情况:
        (1) 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针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
        (2) 施工现场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针对于施工现场的一些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等。
        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和管控。在施工开展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施工计划,并且对施工计划进行全面的考量,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查找出来,然后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根据各个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区分和管控;对于一些比较重大的危险源,要进行重点标识,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和管控策略进行严格管控。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和施工设备、材料的管理,安全是基础,质量是保障,只有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良好的安全管理技术,不但能够让建筑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让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有效开展和实施,不仅可以让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还能不断提升让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减低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并且让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以此才能让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让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万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04,113.
        [2]张伟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40-141.
        [3]高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28):10,18.
        [4]钱磊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与安全管理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2):124.
        [5]董留群.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02):131-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