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提升 韦冬媛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韦冬媛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国家民生问题紧密相连,其在发电、抗洪、蓄水等项目上存在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因此,它的建设要求也十分严苛。
        身份证:45010419880114XXXX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国家民生问题紧密相连,其在发电、抗洪、蓄水等项目上存在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价值,因此,它的建设要求也十分严苛。因此,有必要对其施工技术及管理进行强化。基于此,本文将对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的提升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提升
        1水利工程概述
        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多个建筑项目的合称,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运用控制手段和相关技术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控制。工程包含多种设施个建设项目。其不但能够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用水,同时也能够改善水资源环境,为经济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以促进经济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通常为城市周边的野外环境施工作业,由于其建设规模较大,整个项目的成本较多,同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涉及范围较广且项目多环节施工,决定了水利工程有着极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其管理系统同样有着极为复杂的组织结构,项目作业环境和众多环节的繁杂性决定了其进行子目标的分设,同时对于项目管理也提出了诸多约束性的控制需求。由此可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管理面临着很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2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2.1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要想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如期并且高效地交工,在施工时技术必须有所突破得以优化。最先要考虑的就是提高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建在河流的上游,水势湍急之处,这样才能对发电、防洪、储存水量有所帮助,呵护民生。而上游是水流的发源地,水势大且挤,地形多伴有山脉丘陵等高山地貌,这对于施工队的开展就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提高导流及围堰技术迫在眉睫。施工人员需要对当地地形进行勘测,考虑到泥石流、冻土等地理因素,安抚好周围的住户,尽量减少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并且围堰技术必须得以加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耽误工期。
        2.2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这类关乎国家民生的大型工程建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稳固性,在建设时,应该本着尽最大可能地延长使用年限、提高重复使用率的原则进行施工,避免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过多的建筑垃圾,给地球的生态造成危机。因此,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必须得到提升,防止因为渗水等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甚至危及到周围民众的生活及生命安危。在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河流两岸的土壤、岩石进行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进行讨论,是否适合在此上进行施工,不符合要求要如何改变,在施工时,对于混凝土技术的操作也应该熟练且成熟,灌浆技术也是施工的重中之重。
        2.3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碾压技术
        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并且尽可能地延长水利水电站的使用年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必须要做到稳固坚硬。因而,需要加强混凝土的外加剂碾压技术,使其坚硬无比,长期为人们所使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调动各地方工作的积极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造福一方人民。众所周知,混凝土是各类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当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也不可或缺。中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位于世界前沿,在世界建筑领域中也可谓是首屈一指,因此,在民生建设中要做好监督的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就是最好的技术管理优化,切忌偷工减料,在采购时必须选用最好的建材,施工时必须进行技术监管,提高施工效率。
        3 水利水电施工管理提升策略
        3.1 改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监督技术
        通过加强质量技术体系建设,改进水利施工流程,降低不良质量成本,提升业主满意度,开展质量策划与控制技术、质量分析与改进技术、可靠性技术、标准化与计量检测技术、数据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其他质量管理的理论、模式、技术、方法、工具、最佳实践等研究。

建立质量技术体系文件清单及四个层级质量技术制度,形成质量成本控制技术、质量预警技术、质量统计技术、质量检验技术、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技术管理办法。
        创新开展及推广基于预防为主的防差错质量管理开展以预防为主的“提质量、防差错”质量管理提升活动。以质量问题为导向,以施工班组质量文化建设为基础,着力加强工序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任,创新推进质量管理提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设。从质量管理体系角度梳理施工指导文件、识别差错点,强化工序质量管理,重点防范降低差错率。
        3.2 建立完善的质量终身负责制
        项目工程质量参与的各级领导、设计人员、质量监管人员,要有自身职责意识,所负责的工程质量要必须承担终身追究的责任。即无论何时出现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论调整或者调离岗位,都必须按照制度要求追究应付责任。要充分认识质量问题影响面是巨大的,务必特别关注,质量责任大过天的意识深深引入脑海。各参建单位一定要将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不能麻痹,制定工程质量责任档案,分解至各个技术管理人员,只要出现质量问题事故,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要求追究应付责任。
        3.3 持续强化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所以,必须重视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施工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要定期举办管理与质量控制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教育,培养大量技术过硬、思想过硬、意志坚定、意识坚定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使人才的专业得以充分的发挥作用,根据水利工程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进行人才、岗位的合理分配和协调匹配。
        3.4 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优化
        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极为关键,其是能够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指导的重要文件,是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的根本,一旦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出现缺陷或偏差,会对整个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所以在施工前期必须要加强对项目图纸设计环节的重视和审核。在进行图纸和施工方案审核时,如果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理因素,必须快速做出反馈,要联合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进行仔细研究,获得共同认可后方可予以修正。
        3.5 增强安全监控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保证还需要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安全防护设备的配置。除此之外,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通过真实的案例,让一线施工人员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到安全施工,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比如给施工人员配备防护衣、防护绳等。此外,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标牌警示等,拉好防护线等,这样可以就周边环境的安全性予以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和管理同样需要加强,引入先进检测技术融入工程建设,进而保障工程项目在良好的技术背景下顺利有序的运行推进。在增加安全设施的配备与提升技术工作人员安全操作意识的同时,建立合理的安全防御规章制度也是增强工程实施的安全监控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工程的科学化、标准化施工,进而有效把控工程实施中的安全风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的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因为其投资金额大、周期长、复杂性高等原因给其在具体的施工和管理中带来一定困难,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注重施工细节,展开科学管理,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彭光玉.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风,2021(09):190-191.
        [2]黄静,刘爱华,褚廷芬.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06):200-201.
        [3]管大刚.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收尾控制管理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21(06):260-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