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探析 魏玉斌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魏玉斌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地质灾害中水工环地质灾害比例不断提升,防灾减灾则能够更好地评估其危险性。
        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现阶段,地质灾害中水工环地质灾害比例不断提升,防灾减灾则能够更好地评估其危险性。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在施工前对施工所在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一系列系统的勘察调研,对工程建设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估,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则可能会影响边坡工程、地基工程和移民工程等建设进度,从而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基于此,文章结合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关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策略
        引言
        水工环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以人为因素为主,违规操作、应对不当等会引发甚至扩大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与影响范围。而预防并降低水工环地质灾害影响的主要措施在于准确、及时评估。评估工作中可以参考多方面信息,过度依赖评估人员的经验,使实际工作效果有限,有必要做好研究工作。通过对灾害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做出评估,使建筑工程等行业免受地质灾害的影响,为施工安全作出有效保障。
        1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性分析
        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受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准确性评估地质灾害类型及危险指数,为工程建设企业提供准确性的数据,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引发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工程建设过程具备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的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方案质量关系着地质灾害数据、地质灾害类型的准确性,进而在工程建设中根据准确的数据确定防治方向,通过有效的防治手段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有关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影响因素
        2.1地质灾害因素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在评估实践中,评估区域的地质环境对于评估结果具有密切影响。已发生过地质灾害的现场需要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和合理利用,发生过地质灾害形成影响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的因素。在工程建设前期,若施工现场曾发生多次地质灾害,则该地区的土质结构会受较大程度的荷载破坏,易对后期项目建设造成影响。此外,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面对这样的施工环境,灾害评估人员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降低施工难度,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2.2地形地貌因素
        在进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工作中,除了地质灾害的影响外,地形地貌的影响也需要重视,地形地貌不同,勘察分析工作者所采用的方式就不同,在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地区,应进行仔细的勘察分析,针对其对地形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雇佣专业的施工团队,最大限度上降低工程建设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减少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存在的问题
        展开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时,要以实际研究数据为基础,总体分析现场施工真实情况,进而最大范围内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推进。在建设工程进行中,需要在实际施工前,开展多方面准备工作,其中详细地勘察工程施工的环境是重要的准备工作,从勘测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符合客观条件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合理性,依照建筑施工的规定,施工有依据的标准,确保建筑施工可以顺利推进。但现阶段在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存在以下问题:
        3.1研究的范围有限
        因此工作有着非常明显的复杂性,难度较高。现阶段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而言,其研究不够广泛。与西方国家相比,此方面的工作,重点在灾害发生后的治理和维护,能够采用的预防性工作比较少,评估工作量较少,不利于未来的研究与预防。
        3.2对评估工作的监督有待完善
        对于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而言,缺少监管部门的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此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不能很好地解决。


        3.3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待提升。工作中使用不标准的材料,评估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高,不利于其他后续工作的开展。
        4有效提升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质量的具体策略
        4.1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查
        工程建设的施工场地一般选在山区,需要对该山区地形进行详细、全面的勘测,使得工作人员对现场的自然环境的条件具有充分、清晰的认识,利于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制定施工方案;便于采用更适合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材料的选用上更加合理,确保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降低危险系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害。
        4.2重视地质环境的勘查
        对地质环境的科学勘察是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降低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引发地质灾害的频率,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地质环境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合理科学的地质勘测,全面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现有状态、设备的条件及施工的技术方法进行综合性分析,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工作得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4.3提升灾害危险评估方法
        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外界条件外,应进一步提升工作人的勘测技术及自身专业性。随着工程建设的广泛应用,地质灾害评估更加的专业化、系统化,跨学科、跨领域的评估体系应运而生,加之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应用,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带来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勘测质量,使得勘测和分析评估结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升。
        4.4加强对周边水文环境的勘测
        因我国的工程监测的技术局限,对于周边水文环境的勘测技术上不免有些落后。但是周边水文勘测对于施工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所以尽管水文勘测技术存在短缺,但是在施工前技术人员还是要注意周边水文的勘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全球交流的加深,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文勘测技术,与此同时,国内地质灾害评估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下,应抓住机会和条件,逐步研发出属于中国的水文灾害评估设施。
        4.5积极重视与专业机构的相互合作
        为进一步提高评估工作的精准性,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应该加强与更加专业的机构合作。在实践评估时,认清自身实力,分析需要评估区域的勘测难易程度,在众多专业机构中找到适合此次评估工作的机构,以确保评估高质量完成。专业检测单位的专业性更强,勘测结果更加准确,为评估提供精准的数据,保障评估的科学型。专业机构拥有更专业的设备和仪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区域的水工环境,给出精准的数据。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充分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及施工技术的影响,除完善勘察工作,评估人员要提高施工现场勘察力度、完善勘察管理体系并加强地质灾害专业人才的培养,引入先进的勘查设备,多方面入手提升评估工作的准确性,确保评估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邵义廷.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完善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27-128.
        [2]许蛟,蔡佳君.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6):76-77.
        [3]唐蕴慧.分析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J].中国金属通报,2019(04):137-138.
        [4]李元,吴瑶.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4):203+205.
        [5]魏健豪,乐扬.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对策研究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0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