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〇八勘探队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煤田是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煤田在开采前需要进行勘查,查明煤田的储量和质量,通过勘查程度和勘查深度判定煤储量,确保煤矿开采的经济利益。在煤炭资源开采的过程中,煤田地质勘查是煤矿资源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勘体制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煤炭地质勘查仍存在一定问题。鉴于此,文章简要分析煤田地质勘查程度与深度,以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程度;勘查深度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煤田地质勘查的重视,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煤炭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服务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工作,因此,开采工作必须参照煤田勘查工作的结果才能开展。在煤田的勘查及开采过程中会存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1煤田地质勘查对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煤田勘查是为了获取煤田相关的地质信息,探明煤炭所处环境的地质状况、储量和煤炭质量等矿产信息。根据获取的煤田信息结合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开采技术,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进一步降低矿产资源的开采风险,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煤田地质勘查的实施过程主要涉及:对煤田所具备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勘查;对煤田开采区域内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对煤田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勘查;对矿石的加工技术进行勘查;对煤田区域内富含的煤层气资源进行勘查;对煤田地质勘查得出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其综合评价。
2煤田地质勘查程度概述
2.1地质研究
勘查程度是勘查区内,相应的工程基本线距控制的基础上,对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的研究与查明程度,在进行煤田地质勘查过程中对于各个阶段的地质都要进行全面的勘查,是建立在勘查工程控制基础上的地质研究。
地质研究对煤田地质的勘查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地质研究能够对以后的煤田开采提供全面的数据参考,保证煤田开采的质量和安全。地质的研究能减少煤田在开采过程中施工的盲目性,通过先进的三维地质勘测技术能够对煤田矿区的地质结构具有明确了解,动态的进行工作的布置,对工作面的断层进行准确的分析,为矿井的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2资源类别和储量比例的判断
在煤田开采过程中要对煤田的类别进行鉴别,确定其价值,进行储量比例的判定,储量比例的原则由勘查投资者进行确定,在没有明确的要求时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确定。
在普查阶段,推测的资源量应占总资源量的30%~40%,普查最终的推测要大于50%,普查阶段过程主要是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进行钻孔等简单的观测,通过对水文地质的多次抽样分析确定矿井的稳定性。
在详查阶段,控制的资源储量要占总资源储量的20%左右,推断的和控制的储量要占70%以上,详查阶段要进行矿区构造形态的明确,对影响井田的结构进行划分,对可采煤层的层数厚度及结构进行位置的确定,详查阶段对于煤层煤质的特征进行确定,保证煤田的种类符合要求对,煤层中的瓦斯等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确定煤田的安全性,对于煤层的温度也要进行测量,避免高温矿井的产生。
在勘探的阶段,不同类别的资源储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按照地质开采的条件和矿井的大小进行判断的,地质条件和开采的条件分为三种,简单,中等和复杂,其中简单是指结构简单,煤床接近水平,很少有起伏。中等值得是中等构造,包括沿走向和倾斜防线的褶皱,有一定数量的断层,急倾斜或者倒转的单斜伴有少量的断层。复杂是指结构复杂,具有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褶皱紧密,断层密集等特点,煤层不稳定,勘查的难度大。井型对于煤田的储量比例有着影响,井型大的储量比例高,进行小的储量比低一些。
2.3地质的勘查程度与煤矿开采安全关系
地质的勘查程度对煤矿的开采安全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际煤矿开采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地质有关,在煤矿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结构勘查,对地质构造的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能够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
如二叠系煤田和东部石炭煤田收到底层底板灰岩承压水和第四水系含水层的影响,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建矿井前做好地质勘查,通过勘查程度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能够极大的减小矿井事故发生的几率。
3煤田地质勘查具体措施
3.1积极人才引进
现阶段地质勘查人才缺乏,知识结构不完善,因此需要积极推动人才队伍的引进。积极培养技术型人才,打造专业队伍,增强人才建设的意识尤为重要。要把基层培训落到实处,激励岗位成才,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过程中注意人才的发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人才,使其在重要项目的实际操作中获得成长。
3.2提高相关技术水平
煤田地质勘查是一项复杂的操作,任何前提的投入都存在风险。煤田地质勘探是一种投入很高,收获不一定高的工作。在勘探刚开始时,要考虑好、规划好,把初期工作做好,对勘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专家或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每个问题提前想出预案和解决办法,减少工作人员的危险和公司的损失。在勘查工作初期,工作要做细致,把所有的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4煤田地质勘查深度分析
4.1勘查的过程
在预查和普查阶段,露天开采的勘查深度为300~500米,小型矿井的地区的勘查深度设计较浅,勘查深度为600米最深不超过1000米。大型的矿井的勘查深度设置为1000米左右,最深不超过1200米,在进行详查和勘探阶段,勘查深度要和计划的勘查井的深度保持一致,开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勘查和勘查深度达到1500米左右。勘查过程要对煤田地质的边界进行详细的勘查,需要准确的把握煤床的走向,保证勘查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在断层地带的勘查,断层地带的勘探对于煤田的储量有影响,使煤矿的储量计算存在误差。
勘查深度的过程是对整个煤矿的测量,通过测量对煤矿的整体储量能够有着准确的把握,勘查深度的合理,使勘查的结果能够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勘查的深度科学合理的把握,能够为矿井的生产和服务的年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4.2影响勘查深度因素
4.2.1地质结构
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区含煤量较少,不适合勘查深度过深,而且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存在煤层的倾角,使得勘查深度受到影响。
4.2.2煤层的深度
煤层一般是在地下较深的位置,在覆盖层厚,煤层深度较深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大型的矿井进行开采,并且这种煤层要求了勘查深度深一些,煤层埋藏过深使得勘查深度存在困难。
4.2.3开采程度
在一些地区存在着时间较长的老矿井,浅层部分已被开发,其余延伸的部分勘查深度要深一些。
4.2.4井型大小
井型越大对勘查深度的要求就越高,井型越小,勘查的深度越小,一般使用矿井进行开采的勘查深度较深,使用露天开采的勘查深度稍浅。勘查的深度也会随着资源条件和开采的技术水平发生变化。
5结论
在新的时代形势下,煤矿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高安全性、高效率的生产工作,就必须重视基层班组的建设工作。在保证勘查工作质量的同时能有效促进成员全面素质的发展,实现煤矿企业的整体实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亚分.煤田地质勘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2015(33):261.
[2]冯兴路.煤田地质勘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82.
[3]文栋臣.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2(02):227-228.
作者简介:李闻珺,生于1990年,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