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德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41000
摘要:给排水管道的质量情况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工程企业想要确保建筑成果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就要做好有关于给排水管道方面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的生活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从施工程序不规范、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施工工艺水平较低、给排水管道堵塞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目前给排水管道施工面临的问题,从完善施工前的测量、做好管道的接口密封、控制压力及通水试验质量、重视管路的消毒冲洗等方面给出了控制措施,希望可以指导工程实践,促进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从其功能的角度来讲,给排水管道工程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部分,建筑工程的给水与排水都要通过管道工程来完成,所以给排水管道工程在设计上的合理性、在施工中的质量上都会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排水性能,而且其管道工程与给排水系统组成了完整的排水体系,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也会对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为此,控制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十分必要,必须得到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的重视。
二、常见的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1.施工程序不规范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建筑给排水的管道工程处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区域,大多数时候需要对路面等地方进行开挖,所以在施工前应提前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备。这样有关部门就能够对工程施工提前做出规划安排,尽量避免由于工程施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但是,由于个别单位没有像所属的主管部门进行报备,导致工程准备不足而使工程延期。另外。有一些施工人员在管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这样就会为工程后期的施工带来很多麻烦,也会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2.材料和设备质量关把控不严
施工单位没有建立材料与设备质量验收的相关机制,给排水工程进场的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质量把控不严,进场的管件、管材、设备及卫生洁具等主要材料的规格和型号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个别班组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进行替代价格昂贵的材料,甚至采用假冒伪劣的管道来代替品牌的管道,管道的壁厚不满足设计要求,使得管道质量大幅下降;施工现场的水电专业人员工作不负责,任由班组进行采购与安装,导致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水电专业技术人员对新型的管材的了解不足,无法真正地识别给排水工程材料与设备的真伪,导致不合格的材料投入使用。
3.施工工艺水平问题
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与工程紧密相关,特别是涉及到室外工程的部分,如果工程工艺质量不达标,可能直接导致后期管道出现漏水问题,这不仅影响城市路面的质量,还会给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造成阻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受管内水流影响,建筑给排水管道本身需要承受较大重力及水流冲击力,若管道连接处接口未按工艺要求施工,极易出现管道破裂、接口渗漏等问题,因此需要保证良好的施工工艺质量,才能保证管道工程的质量。
4.给排水管道堵塞
施工中给排水管道堵塞现象频繁出现,因施工中会交叉进行建筑主体结构与给排水工程,管道中会出现施工中的废弃材料、碎石等杂物,造成管道堵塞情况的出现;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将给排水管道当做污水管道使用,增大管道堵塞几率。
5.施工人员管理问题
现阶段,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人员大多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未能采取有效的人员管理措施,则会产生多种施工问题。特别是给排水施工包含大量细节问题,施工现场人员若缺少全面清楚理解工程设计图纸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将带来施工步骤不符合规范,施工工艺不规范等系列问题,直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到位,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
三、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完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在建筑给排水工作过程中,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应从实际工程需求出发,积极落实岗前培训,如通过专业讲座、课程再培训等方式,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上来,不断提高给排水工程实施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其次,在给排水工程施工方面,施工单位要不断提高施工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将施工进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给予给排水工程强有力的保障。最后,在购买工程原材料方面,应采取正规渠道,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原材料进行检查,结合工程计划和施工图纸,确保建筑材料的选择符合质优价廉原则,维护好原材料的整体质量。
2.做好管道设计、材料审核工作
要想提升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就要做好管道的设计以及材料审核工作。在管道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对审核审批结果进行及时的掌握,确保管道施工的可行性,对管道的设计方案要和施工团队进行及时的沟通,对不合理的位置进行及时的纠正,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对施工中的环境、热水系统设计、消防要求、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进行严格的审查,一旦发展和实际情况不符,就要及时的进行改成,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做好设计水量、水压以及安全供水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并设计不同的方案,做好设计方案的比对以及经济性能的比较,在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中还要考虑到成本控制的问题。
3.做好管道间的连接工作
现阶段,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管道材料包括铁管和塑料管,接铸铁管材连接时,需要对管道之间的接口进行密封,在两个管道之间采用夹具对接管道,然后焊牢接口,用螺栓进行连接,则需要满足焊接的要求;塑料管连接中,由于塑料管道易脆,在操作过程中较易出现连接不紧密的情况,由于给排水管道一般贴墙面敷设,渗漏问题出现后,影响范围广、修复难度较大,因此,要选择密封性较好的材料来保证管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4.控制压力及通水试验质量
在建筑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结束后,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进行压力试验,但是从现阶段的我国大多数试验都是利用水压及气压的方式来进行的。在进行试验操作的过程中要对管道接缝部位进行严格检查并将结果落实成详细的记录,如果管材中涉及PP-R材料,那么就应对工程前期与后期依次进行二次检测,着重对管道连接位置以及对应的密封系统进行记录确保。可将管道通水试验设置于管道施工结束之后,这样可以使整个工作建设变得更加细致有序,从而更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在卫生间相关器具的通水检测方面应着重对落水口处予以严格检查,以确保生活用水的正常排放,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水、渗水等问题。此外还要注意污水管道的排水试验,包括排水管道的通水情况、水位下降情况以及实际坡度等。最后就是给排水管道的通球实验,也就是通过直径超过管道内径2/3的球体来进行防堵塞能力的测试。
5.管路的消毒冲洗工作
水压试验后确定管道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后,需要进行消毒及清洗施工,确保供水管道干净、没有杂物及有害物质。根据目前的情况,冲洗管道的最佳长度在1km左右,避免管道过长造成杂物集中在管道中部;冲洗管路时出水端口不宜影响正常交通。同时放水管道与主管路连接稳固,确保放水正常进行;初次冲洗管道时水量较大,需要选择合适的排放点;冲洗中注意闸门的开启顺序,应先开出水再开进水闸门;冲洗结束后若水质不达标,需要放入漂白粉继续消毒,直至检测结果满足相关要求规定。
结语
给排水管道作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点部分,其有着人员来往多、地面障碍物比较多、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要求较高以及安全隐患较多等特点。在自然环境、回填土施工质量、管道基础强度与稳定及施工人员等方面都还存在质量影响因素,当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不符合实际要求时,就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为了对质量问题加以控制,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材料、土方开挖、闭水试验质控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等策略方法,来加强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为促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祥龙.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研究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6):258-259.
[2]王建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及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2):59-61.
[3]张剑,包纯.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11X):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