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防洪抢险技术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谢建胜
[导读] 摘要:每年洪水灾害都会给中国的部分地区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尤其是南方地区,频发的洪水给当地居民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身份证号:4305221981XXXX3899
        摘要:每年洪水灾害都会给中国的部分地区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尤其是南方地区,频发的洪水给当地居民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有效解决以上现状,应该积极地重视防洪工作的落实情况,结合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和实际成效,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利益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功能;防洪体系构建;研究
        1 水利工程防洪功能的基本概述
        1.1 水利工程的基本概述
        水利工程的建设初衷就是为了适当规避水灾危害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其发挥出的开发、排泄等功能,使得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也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水利工程可以让水资源实现合理的安排,同时实现有效的分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水利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彰显出实际的价值,但是受到自然因素的限制,水利工程若是发生了危险,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需要积极地维护水利工程。
        1.2 防洪功能的基本概述
        中国的洪水灾害一般包含三种类型:溃坝洪水、暴雨洪水和河流洪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区常发的洪水类型,针对洪水类型对水利工程防洪功能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进行有效应对。水利工程防洪功能的实现要求做到有效防洪和有效泄洪,提高泄洪能力,防止洪水泛滥。
        2 水利工程防洪目标实现以及评价要点
        2.1 清晰流畅的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编制防洪评价报告的过程中,一般是处于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时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度未能依照具体的标准执行,因此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组织评价要求,将工程工期安排、施工工艺和工序、施工布置等内容全面的考察。因部分编制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认识应逐步提升,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将基本做法加以理解,确保相关的介绍清晰条理,还需图文并茂。
        2.2 河道演变情况应突出重点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桥梁概况以及桥梁所属河段的具体情况等加以分析,在科学的介绍与分析后,确保防洪评价落实到实处,这是河道演变分析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各桥梁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近期演变分析及演变趋势定性分析。在防洪评价业务实际开展的时候,应该积极地重视河势内容的重点掌握,关注对防洪评价的科学积累,将河道整治工程和河道流域规划等资料适当的收集起来,积极地掌握外部信息,由此弥补河道演变情况分析不足的问题。
        2.3 明确专家的具体要求
        防洪评价报告多是经由水利专家参与评审,在相关体系日臻完善的今天,专家对于报告的要求越来越高,跨汛期施工的度汛方案往往需要经过专项的审定,因此需要保证其合理性,重视将河道断面影响补偿方案逐步细化到位,实现科学的专题论证。在具体的防洪评价中,还需重视客观现状的合理分析,适当地增加具体的补救方案,特别是小河道需要格外注意。现阶段,防洪评价中适当地增加了部分护坡工程的内容,相关人员应该将部分实践活动融入其中,合理地将生态护坡以及环境保护融入至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工作可以依照具体的流程妥善地进行,尽可能保证内容详实以及参数真实性。
        3 水利工程的有效防洪体系构建
        3.1 优化相应的防洪设施,做好合理的计算与分析
        这项措施是水利工程至关重要的内容,在实际的工作活动中,需要重视防洪教育的合理宣传,只有将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保证群众树立起正确的防洪观念,以此更加坦然地应对洪灾。

同时还需要重视对相关设施的合理构建,针对水利工程的相关施工要点展开合理分析,明确其是否符合防洪的标准及要求,能否达到理想的泄洪目的,针对河势较为稳定的区域是否存在不利影响等。防洪评价计算方法中重点是依照《水力学计算手册》《水工设计手册》等展开,需要清楚地掌握桥墩壅水高度。在桥墩壅水高度计算时,应该依照具体的公式进行:,以此分析出桥壅水的实际高度。
        3.2 积极践行评价技术指标
        将设计工作合理的落实到位,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应该积极地重视建筑物的基本设计原则,需要合理地避开河道的控制断面,同时还需要避开分流口以及河流弯段处。桥梁通常不应该设置于匝道以及拐弯的位置上。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应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初衷,同时考虑水利工程对于建筑物的实际要求。若是设计一级和二级的堤防河道时,建筑物的实际阻水面积百分比应该低于8%,若是三级以下堤防及无堤防河道,应该重视建筑物实际阻水面积百分比在10%以上。
        3.3 科学运用河道生态护坡
        科学合理地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运用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能够运用堤岸将植物和护坡工程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上也能使水域和陆域这两者之间形成很好过渡关系。结合水利工程河道的实际状况,综合运用生态护坡技术,将这种技术的科学以及先进性提高。生态护坡建设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表现出非常强的抗洪抗旱功能以外,还能为水生动物提供生活场所,确保水域物种的多样性。避免水域生态环境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而受到的影响,除此之外,直接运用这种植被对推动水域生物的多元化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实际运用生态护坡建设技术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生态护坡作用有非常强的防洪功能,这同样是生态护坡工程项目当中很重要的任务。由于当今河道生态护坡建设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这项工程项目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护坡工程在目前河道治理当中的有效运用,其主要是由于生态护坡工程有非常强的防洪作用,生态护坡可以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干涉河道水循环。若发生洪水问题,能够运用生态护坡植物强大的根系作用与洪水进行储存,这样就可以将洪峰水量降低,缓解洪水所造成的冲击力。如果出现干旱天气时,生态护坡系统当中的植物根系所储存的水分可以渗透到河道内,对河道干枯问题进行有效缓解。在此期间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使用期间要对植物的选择进行全面考虑,通常都会选择植被根系非常发达的植物,这样才可以对河道的水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防洪抗旱的目标。
        结 语
        综上,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出积极的防洪作用,可以强化抗水灾的能力,适当地减少人们受灾的损失。文章重点概述了相关的概念,同时解读了现阶段水利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拟定了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方案,旨在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此类工程的建设需要耗费较长的工期,应该依照具体的施工标准和流程,合理的安排施工工作,践行基本的建设标准,确保水利工程的防洪更加到位,收获理想的目标。在防洪工作中应强化防洪意识、整合优化防洪设计、定期检查防洪设备、发展完善防洪物资,由此才能更加积极地应对实际的问题,同时也可保证水利工程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进一步推动水利事业的进步,保证水利工程有条不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毅鹏.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恪勤匪懈砥砺前行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J].中国防汛抗旱,2020,30(6):9-10+19.
        [2]长江科学院参与建设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投产发电[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0,37(5):42.
        [3]位铁强.聚焦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J].河北水利,2020(4):4-11.
        [4]李新民.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水利,2020(4):7-8.
        [5]刘福生.深刻理解“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J].内蒙古水利,2020(3):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