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机电管理站 安徽铜陵 244051
摘要: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兴建了大批的小型水利工程,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型水利工程是保障农村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好这些工程,对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解决对策
1 前言
水利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水利工程的支撑。小型水利工程是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性工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水平。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特点
2.1 分散性
我国幅员辽阔,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伟人的教导是我国过去几十年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方针,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兴建水利工程,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建设了大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土地复垦项目、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等等。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包括小型灌溉排涝设施、灌溉排涝渠系、田间工程、小型蓄水设施等,其主要作用是为农田提供灌溉排涝服务及为人蓄饮水提供水源等。这些工程分布于广阔田野、山林河畔,是我国农村地区数量庞大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由于工程分布的分散性特点,给这些工程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2.2 公共服务性
水利工程当初是为了解决当地洪涝灾害、水旱灾害而建设的公共建筑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充分体现出公共服务的特点,其服务对象为收益的农村村民以及其他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当前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国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在农村培养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人才,以便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工程移交给乡村机构组织承担其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不足之处
3.1 项目建设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各行业飞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水利、农业、国土、财政等部门在农村各自投资建设了大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同一块乡村区域,各部门单独规划独自实施,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导致一些地方重复建设,项目资金浪费现象。另外一些地方还被遗漏,造成原有水利工程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改造和提高。水利工程由于没有统一的项目规划,加之项目实施又各自为战,工程项目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导致许多水利工程项目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3.2 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状况存在一定问题
本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各地虽然兴建了大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但由于项目为多部门单独建设,设计施工没有统一的标准,项目又分散,建设管理难度大,造成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工程移交后,乡村政府机构又缺乏专业的组织进行日常的维修养护,造成许多小型水利工程损坏、老化严重,水利工程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工程使用期限大大缩短。
3.3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弱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过去通常来自文化程度不高村级干部。由于这些管理人员通常没有学习过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的水利管理经验,在实际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农村部分工程管理人员流于形式,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由于基层水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弱,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则难以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造成工程管理不善,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4 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对策
4.1 实施科学的规划管理,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体系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参与协助。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当地农民的需求,土地经营者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吸纳他们中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参与监督管理。过去许多部门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按各自的标准规划建设,互不沟通,重复建设,重建轻管,由此带来很多弊端。鉴于此,政府部门应协调建立统一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体系,统一组织实施、统一规划标准、统一施工标准,保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科学规范,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正常效益。
4.2 探索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农民生产及生活的基础设施,既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又具有专业服务的属性,其管理应该由乡村政府组织专门的机构来承担。但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复杂性,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服务机制还不太完善。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现状为农民个人承包与土地集约化经营并行存在,这种状况给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带来不便,管理和服务难以满足土地经营者的各自需求。随着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以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创造条件,以改变原始的管理机制。探索拍卖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权,给一些规模较大的土地经营者,让其自行管理和维护,项目建设政府可适当予以支持。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额大,土地经营者可以采取股份制合作方式建设管理,政府可以参与股份。
4.3 有效利用水利工程资源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需要。农村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为农田灌溉排涝及农业生产服务,在维护管理好这些工程的前提下,可以将这些工程作为资源开发利用。利用小水库、塘坝、灌排渠系水资源进行养殖是传统的水利工程资源利用方式。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有些水利工程可以作为景点资源开发利用,如小水库、塘坝、灌排渠系等,有些水利工程的水资源还可以提供农村部分地区的人蓄安全饮水工程的水源。当前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我们应当转变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理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的同时,做好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工作,让水利工程更持久的造福人民。
结束语
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意义正更加显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作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水利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志富.浅谈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8(2):101~103.
[2]蔡浩,居敏.泰州市区农村水利工程管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江苏水利,2013(10):22~23.
[3]迟宏新疆塔城地区农村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防汛抗旱,2015(5):50~51.
[4]郑应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