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外阅读变得更有“趣”——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王金墙
[导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现在小学生由于受到社会
        王金墙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魁园小学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现在小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多数学生课外不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成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遗憾。试图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指正。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叶圣陶先生曾说,“要达到这个目标仅凭借语文教材是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本之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那么,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来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呢?
         根据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要挖掘教材内涵,拓宽阅读渠道。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利用好书推荐提高阅读兴趣
        好书使人成才,不好的书却让人丧志,因此书籍的选择至关重要。老师要帮助学生们有选择地阅读,引导学生们读好书、读经典、读名著。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我就建议学校把适合于学生读的课外书,用彩封的形式,通过“好书介绍”的平台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好书介绍”中,我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把一张张经过精心设计的精美的彩喷图案,在宣传栏里张贴出来。栏目按照学生的年龄(学段)特点和知识水平共设三个板块,即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适合中年级学生的读物和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如低中年级学生适宜读图文并茂的短文,高年级学生则可多选择一些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高的名篇佳作。在选择书籍方面,我们按照广泛性和趣味性原则,既有小说、诗歌、寓言、散文、科普知识、童话、故事等体裁,又是儿童们喜闻乐见的,能够令儿童入迷,产生浓厚阅读兴趣的读物。物别是新教育实验介绍的童书书包里重点介绍的书籍。这样一来,可以扩大好书的影响力,学生们又可通过好书介绍,结合自己的阅读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几年来,每学期开学初,宣传栏前,“好书介绍”栏目前围观的学生是最多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孕育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实施群文阅读推荐经典读物
         经典名著之所以被传为经典,就是因为其故事性强,且其中主人公特点的描述也较为突出,所以对于生活经历较少的小学生来讲,名著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生活经验,同时其较强的故事性还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并对学生个性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通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推荐推荐经典读物,让学生认识到课外读物的丰富性,从而引导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例如,教师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就结合了本课阅读内容,向学生推荐了具有更多语言故事的《动物小说大王》、《中国语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等多种课外经典读物。不仅如此,教师为了吸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向学生一同分享了已经学习过的和将要学习的《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画蛇添足》、《刻舟求剑》等多个寓言故事。

富有哲理且极具故事性的故事资料,让学生对教师推荐的课外经典读物产生了更大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带着兴趣进行阅读,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小学生对每天的生活都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想探究些为什么。有时候,你看见他们那小小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思考的状态,真的让人忍俊不禁。因为小学生的思想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需要老师指导着让他们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当这些小朋友急于探究一些问题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让他们在书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小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教师肯定不能一一给予解答。一是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进行解答,二是教师也不可能是包罗万象的“百宝箱”,什么问题都能解答。当教师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时,就要给他们推荐能解决问题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就能解答好多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当学生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后,肯定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了。
         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上好多现象都让学生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困惑,指导学生阅读需要阅读的书。生活中,同伴引领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同班有的同学平时看的书多,知道的东西多,常常给其他同学讲故事。这样就对别的同学有很大影响,因为小孩子好奇心强,模仿性强。他们听了自己班上的同学能够讲出那么多有意义的事,就决心自己也要多看书,把书上的事记下来,也要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当产生了这种念头后,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去找书读,这种自己主动去阅读的兴趣,保留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很好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进行思考,拓宽知识视野,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且推荐一些有励志性、趣味性的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会为小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并且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总结。这样可以锻炼学习的表达能力还有阅读的思路,并且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总结,能够使学生的文章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写作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思路会更加清晰,对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活跃。
         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如果学生对课本上乌鸦喝水等故事很感兴趣的话,教师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推荐小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读物的阅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课外阅读也是学习语文的很好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会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还可以从书本上拓宽知识视野。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目标,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更有“趣”,就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课外阅读需求特征,为学生适时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有课外阅读方向,为课外阅读兴趣形成和发展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还应实施高效的群文阅读教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读物;同时联系生活法实际,进一步刺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提升;最后,教师还要联合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多措并举,通过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更有趣,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发展,同时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形成较为完整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舒进兵.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27-28.
[2]耿路华.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