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好运角中学 264319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革,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之中,语文应当是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也相对比较开放,而在整个语文学习之中,阅读能占据语文学习的80%左右,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语文成绩以及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
引言:
目前,新课程标准已经普遍实施,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这一点在语文阅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通过对3所学校的5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60%的语文阅读课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记录,这样虽然节省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但是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的提升是没有太多的作用效果的。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就目前教学的具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在过去的教学理念之中一般都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语文阅读的技能,甚至有些直接套用模板进行答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虽然在教学之中也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也有带领初中生进行相应的阅读练习,大量阅读相关文章等,但是教师极少会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正确欣赏,产生自己的想法。阅读其实是一个对文章作者思想欣赏的过程,每个人可能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当前,虽然课程标准有所改革,但是由于众多教师已经习惯固有的教学模式,虽然上课有一定融合合作教学等等,但是还比较流于形式,不能够从根本上上解决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1]。另外,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初中学生对于网络过于沉迷,书籍的阅读越来越少,这样会导致初中生的语文功底十分薄弱,从而也会降低其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欠缺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即使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但是在阅读课堂之中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展现,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都是固有模式,这就体现出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其实还有所欠缺[2]。一方面,一些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强,语文是一个完全的语言类学科,对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学生对于教师的语言表达意思如果无法理解,那么一节阅读课下来学生便得不到任何的提升;另一方面,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缺乏灵活性,语文阅读的教学应当因材施教,不断完善、更正自身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不同特点,但是一些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够灵活地将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反思,灵活的在课堂之中改变相应的教学方式。
(三)家长对阅读不重视,没有带头作用
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家长在下班以后都是沉迷于手机,已经很少有家长会拿起书籍进行阅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初中生又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对孩子没有带头作用,学生自然也会向家长学习,便会对阅读没有兴趣也没有主动性。毕竟阅读需要大量的时间来保证,课后能否进行阅读,家庭阅读氛围很关键。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实施情境教学、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语文阅读的课堂有时确实相对枯燥,学生也会感觉到疲倦,缺乏相应的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的方式,比如:教师在讲授到某篇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深入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会让学生融入到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之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定期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文物,时常开展阅读分享课程,让学生们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之中对知识进行相应的吸收,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对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3]。
(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在目前语文阅读的课堂中,除了要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提升以外,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是尤为重要,教师有着较高的语文阅读水平,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此,中学可以定期对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提升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另外,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不断学习,在进行阅读教学督促学生要多多进行阅读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的阅读量进行完善,每周甚至每天都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水平,尤其是学生阅读的书目,教师更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理解,这样才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深度分析,给予更为专业的建议。在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以及对阅读提出自己的见解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能力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因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十分必要,一些年轻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听一些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课程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4]。
(三)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师,虽然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责任,但是在家庭中家长也应当给予孩子良好的带头作用。家长可以在下班以后带领孩子多看看新闻,与孩子一起读读课外书,也可以一家人一起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必然有所提高。
结语
阅读能力的提升对语文素养的形成尤为重要,目前初中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不足,一些语文教师也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阅读课堂的效率相对就比较低,对此,可以通过实施相应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来调动语文阅读课堂的氛围,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阅读之中,提升初中生对阅读的兴趣;其次,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因而一定要对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予以提升,丰富教师的阅读水平以及教学水平,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这样才能促使初中生在新课程标准下有着更高效的阅读,在有限的时间中更快的提升阅读能力。再者,家长在家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阅读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黎旭.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外语文,2020(36):101-102.
[2]谭静.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杨梅.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华辞赋,2019(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