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具备生态健康理念,才能促进园林景观工程,进行更好的发展。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植物的配置问题,导致工程的生态效用下降。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植物的配置,存在正确的认知,并且将其放到设计的主体位置,还要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植物的配置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工程的效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策略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遵循的是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即需要营造的是一个绿色健康的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重复利用或者是节约使用,减少一些化学原料的使用。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设计计划,在细节中体现出生态理念。植物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既要满足于可观赏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所栽种的植物是否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
二、当前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2.1植物种类单调
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生物多样性,就是说在园林中同一种植物不能种植太多,单一的植物只会造成观赏者的审美疲劳。在园林中需要将多种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植株的大小、开花的时节和花的颜色等进行搭配,从而看上去更为美观。同时植物的选择上需要体现出季节性,不能一味追求四季常青,不管什么季节都是绿色,而应该做到四季分明,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可观赏的植物。比如春天表现出色彩缤纷的景色;夏天以水生植物为主,睡莲、不同颜色的荷花;秋季则体现出秋高气爽;冬天则呈现出银川素裹的姿态。
2.2重观赏轻功能
建设园林的作用在于供人们欣赏,同时生态园林能够净化空气。但是在园林设计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可观赏性,而忽视了植物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建设园林是在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基础上发挥其生态方面的作用,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必须要紧抓这一点。
2.3缺少创新
很多园林在设计的时候会参考一些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甚至是直接照搬照套。规模、格局、植物种类都是一层不变,没有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来考虑,这就造成了很多植物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成活率非常低。这样一来反而会得不偿失,不仅影响了整体的美观,而且增加了园林的维护成本。还有部分园林一味追求新颖,从国外引进一些稀有的品种,耗费了巨大的物力财力,同时还会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的隐患,给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园林的设计上需要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都忽视了一些方面,过分重视结果,而没有对各个细节进行全方面的考虑。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优化措施
3.1明确生态功能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通过巧妙的设计优化生态资源配置,理清生态景观结构的思路,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明确使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是否利用草和地被等,强化景观叶面指数。开展景观建造,必须要坚持自然原则和亲民原则,使得植物和居民生活有机融合。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起到改善环境,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的作用,给人营造一个天然氧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结合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置。
3.2保证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园林植物的多样化在园林绿化中会形成不同的景象,各种植物因为有不同的形态和习性而导致形成的景观具有立体、多层次、多彩色的特点,构建出一个多彩多姿的供人们生存的生活空间,使忙碌的当代人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原生态的美感。
园林植物具有多样性了,各种鸟类、昆虫和其他的动物才能被吸引过来,进而在其中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让生态群落更加合理、有秩序地存在。
3.3充分利用水生植物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陆生植物的应用比较完善,设计人员也具备相关的经验。但是因为水生植物的种类比较少,在应用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这些植物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碍。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水生植物,并且挖掘植物的潜力。通过水生植物的应用,对区域内的环境气候进行调节,并且建设完善的水域生态系统,对周边的水体进行净化。因为这些水生植物的净化水体作用比较明显,在生存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等,丰富了物种的多样性,同时还能富集水源中的重金属元素。这些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强的生态作用,而且外形比较优美,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美观性。可以通过建设水上世界,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作用。
3.4积极应用乡土植物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注重色彩搭配,为景观增添色彩。一般来说,乡土植物能够引起居民的认同,是区域文化展现的重要载体。在植物配置时,要积极应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可选择的资源很多,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设计时,融合植物配置创意,增强景观的整体风格。除此之外,利用乡土植物,发挥其遮挡、陪衬以及防护的作用,能够突出优雅植物的特色。具体配置时,采取美化的方法,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使其色彩可以和本地经济和人文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挥植被功能,展现植被的特色。比如,采取对比和衬托方法。
3.4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还应注意季相变化
观赏效果也会跟着变化。植物是装饰美化环境的。因此,既要考虑不同的植物在同一个季节形态颜色上的不同,又要考虑到同一种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所出现的变化,如树叶什么时候变黄,什么时候开始落叶,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植物的季相变化,才能配置搭配好植物。风景旅游区就更应重视植物的季相变化,将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效果呈现给大家。植物配置应从其功能、设计意图、风格特色、栽培管理、季节相变化等多方面综合、全面考虑,才能营造出好的植物景观。
3.5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是指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多种植一些颜色多变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观赏到颜色艳丽的花朵,也可以观看到颜色淡雅的绿叶,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园林变得让人舒适。例如可以种植一些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树等,或是可以在生态园林里配置一些颜色深浅不一的植物,形成层次感,如在同一景观中可以种植颜色是淡绿色的草坪、深绿色的樟树、暗绿色的油松等,形成对比的色彩,形成不同效果的观赏意境。
3.6实现层次和背景的协调
园林景观的构造中,背景和层次的协调把握是重点。开展植物配置,为避免单调,选择乔木和灌木以及各类花草,通过合理搭配,来营造立体感以及层次感。在选择背景植物时,多选择高度较高的植物,而且植物的颜色要深,进而实现对前景的衬托。除此之外,要考虑到植物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尤其是花卉类植物。不同的生长季节,其呈现的特征不同,体现在颜色和茂密程度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主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的各个要素,更要注意和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园林设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植物的选择、颜色的搭配、植物外观形状上都要别具匠心,将各个景观串联起来,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浙吉.浅析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9(11)
[2]严勋.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2)
[3]谭玉华.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J].广东建材.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