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蒋璐
[导读] 摘要: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工作,绿化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建设工程好的,园林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维护苗木的正常生长状态。
        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目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工作,绿化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建设工程好的,园林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维护苗木的正常生长状态。在开展施工工作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要长期进行植物的养护管理,从不同的技术方面进行全面照管,要针对园林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养护技术的应用特点,对苗木进行有效地维护管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问题分析;措施研究
        1 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特点
        1.1 技术应用的综合性较强
        园林工程在与养护技术的充分结合过程中,也展现了重要的综合性。园林施工的进展过程中要做好园林的定位工作,明确建设面积和地理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测,搜集有效的技术数据进行深入探讨,确保园林施工的技术方案符合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相关因素的有效分析,确保理论与实际结合制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施工方案。可以了解到在园林工程的施工工作中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植物养护技术的应用工作时,要考虑园林工程的综合性,进行综合考虑。
        1.2 园林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植物养护技术是重要的应用环节,施工周期较长。需要专业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维护,定期进行苗木生长状态的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有效的修整工作。植物养护技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工人要进行苗木的修剪工作,浇水操作和施肥操作,要及时检查苗木状态,如果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诊治,工作人员要潜心学习植物养护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应用,还要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了维护苗木正常的生长状态,在园林施工工作中充分应用养护技术,也要认识到施工周期较长的特点。
        1.3 要保证园林工程的艺术性
        园林工程是一种特殊的技术工程,更注重艺术性的体现。大部分施工工程的技术应用模式较为简单,而园林工程的施工要点是要展现苗木种植的艺术性,采用现代化的园林设计理念,提升园林项目的美观性,提升园林景象的美观性和艺术性,这是园林工程的建设要点。
        2 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应用原则
        2.1 合理分配植物资源,科学规划园林工程
        植物种类多种多样,要根据当地条件和园林主题,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植物资源的合理分配。在现有的植物类型中,为了展现具有艺术价值的园林景象,应当根据生长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本地气候的植物类型,确保植物处在可茁壮成长的环境中,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
        2.2 统筹安排种植比例,提升绿化工程的美观性
        工程的施工工作中,为了实现统筹安排,要提升种植比例的协调性,实现有效规划。如果只在园林工程中采用单一的苗木种类,导致绿化工程景象千篇一律,难以体现现代化绿化工程的建设价值。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为美观的园林景象,展现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季节要选择当季的多种植物,在统筹搭配的过程中,要展现植物的层次性和秩序性。为了展现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魅力,在不同季节要展现城市绿化工程的不同景象,提升绿化工程的美观性。
        2.3 规范场地管理措施,提升植物成活概率
        在完成植物栽种工作后,要做好加固操作。在绿化工程中,通常采用特殊定制的工字型支撑或三角形支撑来作为树木的支撑结构,确保树木生长的合理性。这也是为了避免出现病虫害,提升植物成活率。在完成绿化建设后,还要及时做好施工场地的整理工作,避免遗漏草皮,树枝和植物包装膜,提升绿化环境的整洁性。
        3 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中的主要问题
        3.1 设计方案存在应用问题
        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合理施工,需要提供科学合理地设计方案,提升施工工作的科学性。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时间不长,绿化养护技术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高效的应用技术和专业的工作人员,导致设计方案存在应用问题。比如在进行园林工程的规划工作时,缺乏合理地设计安排。另外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体系不够全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冲突。这主要是因为技术人员在开始施工之前,缺乏科学有效的地质勘查,研究人员没有按照事实情况来进行合理设计,这导致设计方案的实用性不强。
        3.2 当地绿化工程发展落后
        在部分地区持续开展绿化施工,导致当地的土地面积急剧减少。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人们较为重视土地的所属权。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容易出现灾难性天气,生态系统也较为脆弱,难以抵抗自然灾害。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当地的基础设施受到毁灭性地打击,就要进行重建工作。
        3.3 后期保养管理不够完善
        部分地区的管理部门在完成绿化施工后,无法将先进的养护技术应用到绿化工程中。同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在完成绿化施工后,难以保证持续性的维护管理,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无法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4 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有机结合方法
        4.1 实现充足的施工准备
        开始绿化施工之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园林工程的设计范围较为广泛,所做的准备工作较多,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具体工序逐一开展。首先要做好环境调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完成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后,要制定好施工组织计划书,对施工工序进行有效安排。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开展,要做好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要做好施工进度的合理规划。每个工程组都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各个环节的沟通协作,分享各自的工作情况,在开展工程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现象要合理应对,有效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园林工程的后续施工提供物质保障,调整施工状态。足以见得,施工准备对绿化施工有重要影响。
        4.2 制定创新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设计方案对园林工程有直接地影响,应当制定创新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实状况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具体分析,如果有不明确的问题,要及时向图纸负责人进行询问。在园林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是在气候较为恶劣的高原地带,要根据气候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综合考虑苗木种类的选择工作,合理进行园林设施的安排,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体现园林工程的生态魅力。要正确认识到设计方案对整体工作的重大影响,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考虑到园林景观的综合性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提升园林景观方案的科学性,实现规范管理。
        4.3 强化施工后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后续管理对整体施工也带来极大影响。通常来说,园林施工的消耗时间大概在6个月左右,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要持续进行。园林养护工作的设计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水产管理和植物绿化。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技术工人要认识到工作核心,尽可能提升植物成活率,做好生态环境的日常养护。另外,要做好水厂商的管理工作,保证园林景象的正常状态,提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要充分进行各项工作,将养护管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实现有效管理。
        5 结语
        综合来看,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秩序进行有效操作。考虑到绿化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施工方案的统筹安排。要注重园林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灌溉,排水,施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合理操作,同时,做好持续化的养护管理,提升绿化养护技术的应用效率,体现园林工程的生态魅力。全方位地把握园林施工,提升植物成活率,才能展现养护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海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J].区域治理,2019,000(006):109.
        [2]王琳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9,000(012):58.
        [3]樊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讨论[J].花卉,2019(6).
        [4]张树兵,郑常霞.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论述[J].城市周刊,2019,000(018):P.64-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