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八咏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321000
摘要:本篇将针对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展开形影的研究,之后基于施工准备、搅拌、运输、摊铺以及压实等多层面展开研究,并提出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的具体状况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防滑降噪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论是其耐久性或是降噪性都比普通沥青路面要优越,可是基于当前状况而言,在具体进行施工当中依旧具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总结经验,为日后的施工给予一定的理论以及数据支撑。
一、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概述以及特性
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是利用大空隙,同时迅速把雨水排出路面。此种路面有着良好的防滑性以及降噪性,结构是骨架空隙结构。空隙率高于24%,要远远大于普通密集配沥青混合料。可是需要特别注意,此种沥青路面耐用性能不高,所以在对空隙率设计过程中,务必合理控制范围。此种路面的优点,首先,可以提高行车安全系数。由于此种路面可以快速排出雨水,因此提升雨天行车的抗滑性以及安全性。其次,能够减少噪音。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非常大,因此具有相应的连通性,进而吸收一定的噪音,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此种路面的缺点,首先,由于空隙率较大,所以耐久性较差,乃至对于黏结料有一定的要求。其次,在此路面投入使用后,较大孔隙极易被其余物质以及尘土堵塞,进而减少排水降噪的具体作用。所以,务必要运用相应的措施提升其耐久性,有效解决空隙堵塞的现象。
二、工程案例
基于某公路工程具体状况,对其进行铺设1km的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此公路为二级公路改造项目,快速路单车道路面平均宽度为13m,车速60km/h。路面表层结构设计厚度在9cm,路面上层铺筑4cm的沥青混合料以及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下层铺筑5cm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经过相关调查,此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温和、夏季多雨、冬季寒冷。为适应此种气候条件,让沥青路面使用期限更长久,务必要运用优质的施工工艺。
三、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一)做好前提准备工作
由于防滑降噪路面上面一层具有相应的空隙,通常从上两层向两侧排放雨水,进而做到良好的防滑降噪。路面下层不仅要具有很大强度,并且还要防止渗水。为使路面上下两层形成黏结,提高路面渗透性。首先要清除路面尘土与杂物等,让路面保持清洁、无杂物。此外需要利用沥青洒布车,按照0.6kg/m2的标准进行乳化沥青的喷洒。在喷洒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均匀性,不可出现漏喷或多喷的情况。在乳化沥青破乳后,才可以进行渗透检测。然后开展路面的摊铺施工,此环节工作十分关键。
(二)搅拌
在搅拌沥青混合料过程中,要运用自动式打印间歇式搅拌机器,搅拌过程中务必对温度以及时间合理的控制,同时利用导热油对沥青加热。由于刚启动搅拌机器时,内部温度并未升高,因此务必在施工之前对集料进行烘干。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防滑降噪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最终出料温度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因此,可运用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温度。若搅拌混合料温度过高,沥青就会出现老化以及氧化,黏度就不能达到标准需求。若温度过低,沥青黏度会较高,乃至会粘住行驶车辆轮胎。另外,也对于摊铺与碾
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乃是减低公路路面结构的稳固性。在搅拌时间明确后,要把混合料展开适当的翻滚,防止出现冒青烟、离析等相应情况。存储混合料时间不宜过长,不可超出一天。在储存过程中,混合料降温要控制在10℃内。
(三)运输
运输过程需要准备五辆15吨以上的运输车,之后对车辆拖斗清洁。
可运用油水混合物隔离剂清洁拖斗。并且要配备具有保温防水性能的篷布,进而起到隔离雨水的作用。在装料时,务必要展开不断的装载,进而降低离析情况,防止混合料分层。在装料过程中,首先要把其装入在车厢前,慢慢移动车辆,将料装入车厢后,让料在车厢内更均匀。在运料车内装满后,要运输至施工现场。为更好的进行摊铺,要准备至少三辆料车。在卸料时,务必在离摊铺设备20m处停止。摊铺设备推动运料车向前,如果前面是下坡,就需要运用车辆刹车前行。如果前面是上坡,就要缓慢行驶。为避免污染环境,合理控制混合料温度,需要在运输车辆上覆盖篷布。然后也需要将载料时速控制在30km/h,进而防止热量散发,降低混合料离析的情况。
(四)摊铺
在摊铺过程中,要选用履带式摊铺机械。首先需要在摊铺机就位时预热半小时,在熨斗板温度达到100℃,需要对其振频以及参数展开合理的调整。为避免集料被震碎,要合理调整振动级别。在摊铺过程中,要匀速进行,不可对速度展开任意的调整。务必将摊铺速度控制在13m/min之内,温度需要超过150℃。此外,摊铺过程若出现开裂、离析或波浪等情况,就要及时运用合理的措施处理,之后在开展碾压施工。
(五)碾压
对防滑降噪沥青路面进行压实过程中,要经过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环节。在初压与复压过程中要运用两种规格的钢轮压路机,终压需要运用一台相同的钢轮压路机。由于沥青具有较高的黏度,因此,在碾压过程中不可运用胶轮压路机,进而防止沥青混合料发生上涨的情况,降低公路结构的稳定性。初压要在摊铺机碾压完成后开展,通常是针对沥青混合料密度展开相应的控制。初压区长度务必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温度务必要超过150℃。碾压过程中不可出现静压、推移或是开裂的情况,行车方向务必要与前进方向相同,从外侧向中心开展碾压施工。负压是对混合料密实度进行控制,让路面空隙率达到指定标准。所以复压温蒂要控制在135-145℃。需要碾压至少4遍,周围碾压带重叠宽度应当控制在约10m之内。终压是为提升铺设层的平整度,因此其温度需要控制在90℃左右,在终压完成后,要开展复压以及静压至少两遍。
四、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首先,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要根据预计的施工设计展开全面落实,并且施工方要对各种机械的运行情况以及沥青储备状况展开充分的检查,防止在施工当中发生紧急情况,若机械运行不顺畅,原料不充足等,进而对摊铺施工的连续性造成影响。其次,在搅拌环节进行前,需要运用搅拌设备进行一次热料搅拌,进而让搅拌机械温度可以达到指定状态,有利于搅拌沥青混合料时合理控制温度。再次,在摊铺施工前,需要对摊铺设备展开预热工作,在摊铺机熨平板高于120℃才能够开展摊铺工作。摊铺工作要保证其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均匀性,摊铺时不可出现停止的情况,否则会对路面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最后,在开展压实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要对各碾压过程碾压次数、速度与温度展开合理的控制,并且要有效设计碾压设备的施工计划,保证碾压机一直处在运行工作状态,防止导致设备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结束语:
由此可见,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并运用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可以充分提升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水平以及质量,针对公路总体稳固性以及安全性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所以,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具体施工中持续对以往工艺展开创新,合理运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并有效控制施工原料等,从而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爱.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4):49,51.
[2]胡聪,蔡洋帆.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00(011):257-258.
[3]周炎林.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城市周刊,2019,000(020):P.32-33.
[4]李红霞.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8,044(01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