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朱泗红
[导读] 摘要:杨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水果,具有生津、止渴、助消化等多种功能,既能够直接食用,又可以加工成蜜饯、果干、果酒等食品。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321400
        摘要:杨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水果,具有生津、止渴、助消化等多种功能,既能够直接食用,又可以加工成蜜饯、果干、果酒等食品。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市场对杨梅需求量逐渐增多,在为果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栽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索一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既是杨梅种植行业改革生产体制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以往种植经验,深入阐述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引言
        杨梅栽培具有较长周期性,进入结果期时间较晚,通常最少7-8年结果,最长可能达到10年以上,不仅影响果农增收,还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这一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杨梅生产的主要因素。缩短杨梅结果周期,提高杨梅生产质量和产量,是创新栽培技术的首要任务[1]。因此,本结合以往生产实践和理论分析进行研究,从前期准备工作、定植苗木、后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阐述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科学选择苗圃地
        杨梅相对于其他果树而言耐瘠薄性较强,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山区土地。但因杨梅在生长过程中喜酸性土壤,所以在选地时应尽量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壤土地区。同时还要注意苗圃地的位置、地势以及方向。位置应优先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段,如果必须在坡地栽培,则需要保证坡地坡度小于5°,方向尽量朝北或者东北。为了将杨梅成熟期拉开一段距离,需要采用梯度栽培方式,将中、迟品种种植在海拔500-800m半山腰位置,将早熟品种种植在500m以下丘陵位置。
        2. 整理苗圃地
        针对大规模种植杨梅的苗圃地,需要在种植前做好园地清理工作,将园地杂草彻底清除,同时挖好定植穴。定植穴深度一般在50cm左右,直径在80cm左右,保证心土和表土相分离。同时需要在所有种植穴中施加基肥,每个种植穴至少施加25kg腐熟肥。这也是实现杨梅早结丰产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合理定植苗木
        1. 优先选择大苗
        上文提到,杨梅生长周期较长,进入结果期相对较迟,这也是一直困扰果农的问题之一,为了提早让杨梅结果,需要在苗木定植过程中优先选择大苗两种,以此来缩短结果周期。
        2. 合理选择定植时间
        结合以往杨梅栽培经验总结分析,最适合杨梅定植的时间大概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之间,定植株数为25-30株/667㎡。在杨梅栽植过程中,低山丘陵需要栽植1%左右的雄株。山腰地区需要栽植3%左右的雄株。在雄主栽植过程中应具有一定分散性,从而为花粉传播奠定良好基础。
        3. 将包扎物解除
        在杨梅树定之前,需要将嫁接位置包扎物全部解除,为苗木稳定生长提供保障。如解除不彻底,会影响苗木成活率,无法满足早结丰产需求。
        4. 树苗根系舒展
        在杨梅树苗栽植过程中,果农需要对苗木进行修剪,将主干或过长主根简短,保证苗木主干高度低于30cn,主根在25cm左右[2]。另外,应杨梅苗木本身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定植过程中需要将苗木进行扶正,并覆盖表土,保证表土与嫁接口持平。覆盖完毕对泥土进行踩实。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根系保护工作,避免根系受伤影响杨梅正常生长。而后对苗木浇定根水,保证水量充足,完成后继续覆盖松土,使土壤与第一片基叶持平。


        5. 降温保湿
        苗木定植完毕后,为了避免土壤水分快速蒸发,需要将杂草覆盖在定植穴上,以此来提高杨梅成活率。如果种植区域温度过高,或者降雨量少,则需要果农对苗木浇抗旱水。另外,在苗木定植前,也可以通过去除部分叶片或全部叶片方式进行保湿,或者定植过程中适当深植。
        三、做好后期管理工作
        1. 合理施肥
        杨梅果树在不同阶段对肥料需求不尽相同,合理施肥有利于促进果树健康生长,使其尽快形成树冠。通常苗木种植第一年后,为了促进果树根系和树冠快速扩大,需要在种植前施加足量基肥,同时在苗木生长季结合气候条件、土壤情况以及苗木生长情况多次施加薄肥。通常每株苗木施加复合肥0.2kg/次[3]。苗木种植第二年后,一般每年施加2次肥料,第一次施肥主要以促进果树发芽、发育以及提高苗木抗旱能力为主,所以需要在6-7月份左右施肥。第二次施肥主要以促进苗木根系拓展为主,所以需要在10月份左右施肥,保证根系能够吸收足够养分。
        2.对苗木进行整形修剪
        任由苗木肆意生长,是导致杨梅结果延迟的主要原因之一。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树体吸收营养会不断生长。尤其第四个年头树体生长态势变化较大,所以需要着重控制长势,合理修剪辅养枝角度,将隐蔽位置的强制去除,将弱枝保留,保证果树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方向发展。
        3.科学施加生长抑制剂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科学施加生长抑制剂,是实现杨梅早结丰产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经济市场较为常见的生长抑制剂有唏硝唑、多效唑等。这些药剂能够有效抑制杨梅营养生长,有利于促进果树尽快形成花芽,可以是果树提前进入开花期,同时能够提高果树坐果率。生长抑制剂的施加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土施方法,另一种为叶面喷施方法。前者通常在每年10-11月左右施加,需要果农将生长抑制剂按0.2g/㎡量施加到树冠下的土壤中。后者通常在4月下旬或6月下旬施加。一般在树梢5-7cm叶面喷施,喷施浓度为300倍液。
        四、病虫害防治
        杨梅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环境、气候、管理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病虫害,轻则影响果树健康生长,重则导致果树死亡,无法充分满足杨梅早结丰产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果农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基本原则。原因在于部分病虫害具有隐蔽性特点,初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说明危害范围已经扩大,不仅增加治理难度,还会影响果树成活率。
        杨梅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癌肿病、褐斑病等。其中癌肿病主要以侵害枝干为主,会导致树干早衰,严重影响杨梅产量和质量。针对这种疾病,需要做好树体保护工作,避免树体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伤口。所以在杨梅采收过程中,果农需要尽可能穿软底鞋上树采收,避免划伤树干导致病菌进入。另外,台风来临前需要做好保护工作,台风过后需要及时对树体进行喷药,同时对台风吹断的树枝进行及时处理,在伤口位置涂抹波尔多浆。褐斑病主要以侵害杨梅叶片为主,会影响苗木正常生长[4]。在这类疾病防治过程中,需要做好苗圃冬季清理工作,将枯枝残叶彻底清除斌统一烧毁,同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施加有机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杨梅抵抗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以往种植经验,从杨梅种植前准备阶段、定植阶段、后期管理阶段以及病虫害防治四个角度,深入研究早结丰产技术要点,旨在为提高杨梅质量产量奠定基础,同时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琴,邓美玲.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22):109 -110.
        [2]龙颖弘.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18,43(3):56-58.
        [3]邱理强.生态林良种--杨梅早结丰产清洁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6):133-133,134.
        [4]黄永宾,黄海松,王春来.杨梅早结丰产清洁栽培技术探讨[J].浙江柑橘,2018,26(4):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