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有效指导自主游戏活动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刘敏
[导读] 自主游戏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自主游戏改善并增强了儿童的体验
        刘敏
        山东省临清市刘垓子镇联校  山东省临清市  252660
        摘要:自主游戏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自主游戏改善并增强了儿童的体验,满足了儿童的需求和愿望,并能不断提升幼儿的各项技能,如专注力,耐力和创造力。然而观察当前的游戏活动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教师过多控制孩子的游戏、孩子缺乏适当的自主游戏时间等等,导致自主游戏活动难以高效地进展下去。如何改善这些问题,促进自主游戏活动的顺畅进展是教师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师;自主游戏活动;分析
        前言: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如何更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新世纪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教师和社会继续努力的方向。就我园现状来看,自主游戏开展效果不佳,通过我们的反思,发现最大原因是活动场地划分不够科学,未能最大效率的投入使用;其次,投入在区域中的民间自制游戏材料经常破损,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导致材料却来越少,孩子们都不愿意去参与活动;再次,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间不充足,教师随意缩短时间或更改内容;最后,教师未能有效地干预幼儿游戏。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在不断改善。根据国内外教育经验,结合我国早期教育的特点,针对如何实施自主游戏提出合理可行的指导策略。
        1.准备自主游戏资料
        在开展儿童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做好准备非常重要。游戏材料的选择,比赛地点的评估以及材料数量的确定将对游戏和游戏的流畅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并决定着游戏的效果。教师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合理选择一些幼儿喜爱且乐于操作的活动材料。他们可以从过去孩子经常使用的游戏中进行选择,还可以让孩子投票进行选择,在完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开展游戏活动。这样,游戏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发挥游戏活动的最佳教育效果。应当指出的是,在儿童游戏中,由于孩子人数更多,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个孩子的感受和活动体验,也很难时刻照顾每个幼儿。因此,必须考虑游戏材料的安全性,以免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身体收到损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同时,教师有必要不断开发新的游戏资料。重复相同的游戏活动和材料会大大降低孩子对游戏活动的乐趣,自主游戏的教育效果也很难提高,因此要求教师不断思考和创新,为儿童游戏提供更多机会。
        2.游戏中的合理技巧
        儿童的自主游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相反,教师从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孩子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或纯粹是自我意识的。建议老师及时发现孩子的表现问题,使孩子的游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室中的气氛应该活跃。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游戏。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教师应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的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些孩子甚至会自觉模仿,这要求教师时刻保持榜样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合作小组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避免单独游戏的单调乏味。这样,儿童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儿童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应避免直接参与游戏。除了在游戏开始时带领孩子们玩游戏外,在剩余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少地参与。老师参加孩子的游戏时,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平衡会受到影响。一个孩子不知不觉地以老师为中心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样,将减少儿童的自主权和创造力。独立游戏将成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游戏,教学的影响将大大降低。教师应从外部进行监视,但应尽可能少地参与。教师需要在儿童游戏过程中发现儿童的独特性,并了解儿童在不同游戏阶段的游戏状态,以便具有相似个性的儿童可以进行交流,确保游戏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认识到儿童个性和共同进步的相互影响。


        3.促进幼儿主观能动性发挥
        学前教育改革已从以往的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转移到教师对儿童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挖掘上。英国的研究人员认为,“适当的儿童游戏准则可以确保儿童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和获得知识和技能”。刘岩也在他的《儿童游戏理论》一书中说:“教师参与并观察儿童游戏,发现儿童在游戏和现实生活中的兴趣和需求,因此安排课程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孩子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具体的场景、信息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评估,寻找儿童自主探究价值和鼓励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需要结合儿童的个性特征,能力特征和發展水平等因素,制定计划以支持儿童的进一步研究。
        例如,在独立游戏中,总是有几个孩子分阶段或长时间玩特定游戏。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对活动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转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将对游戏项目感兴趣的孩子分成若干小组,并组织他们进行主题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探究在自己的游戏中使用哪些技术来丰富游戏,或者根据同伴的经验来更改形式以创建各种丰富有趣的游戏。与常见的游戏问题进行集体交流。教师通过鼓励和反问等策略来回应,以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使游戏能够平稳运行。例如,在进行以“秋天的颜色”为主题的美工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眼中秋天的色彩用画笔描绘出来。并让幼儿表明自己这样画的原因。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将田野画成了绿色,这是与事实不符的。教师应首先让幼儿谈谈自己这样画的原因,之后,向幼儿展示秋天的色彩是金色的,因为到处都充满着丰富的喜悦。同时对幼儿新奇、独特的想法进行肯定和赞扬。通过肯定和支持的形式来逐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能够始终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4.重新学习理念,提高教师心理素养
        我们借鉴了其它游戏的理念,将他们好的方法学以致用,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每位老师做到“管住你的手,闭上你的嘴,睁开你的眼,竖起你的耳,发现儿童”。在理念首次提出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有质疑:“不能说话能做的到吗?”“万一小孩子有安全问题出现了怎么办?”“我们不帮忙,孩子能玩的起来吗?”等等。在经过几次户外自主游戏尝试后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真的都很棒!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勇敢、更聪明、更能干。现在,在我们的户外自主游戏中,我们老师主要负责在边上录像、拍照、观察,很少介入孩子的游戏,做一个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游戏作为一种低结构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生成性。教师关注的重点不在于纠结“放手”还是“限制”,而在于细致地观察和衡量幼儿自主生成的游戏是否具有价值,是否能够提升幼儿新经验,是否体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是否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是否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各方面向更高水平发展。教师应学会如何平衡“自由”和“限制”的关系,灵活处理“生成”和“预成”的矛盾,深刻把握自主游戏的内涵,始终将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往的机会,使儿童“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天天能将自己遇到的困难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游戏提高了天天的创造水平,他能在他人的作品上,加上自己的想法进行二次创造。锻炼了他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地把螺母打开,并专注于自己的“爱心”创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2]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1994-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