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娜
山东省青岛市 青岛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很高的比例,一般教师会将阅读材料放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让学生们当作作业来完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也应注入新的血液。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起负面影响。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需要从小培养和积累的。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未来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学习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单纯的课堂教学并不会让教师和学生自己了解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作业便是一项最好的练习和检验的方式。通过完成作业,引导学生找到知识盲区,巩固教学内容。但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很容易感到枯燥,所以在课堂上,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增添课堂趣味性和丰富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能够为课堂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培养学生灵动的思维。
1.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许多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造成对学生的教育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并没有顾及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认知能力,学生在阅读课上大声朗读,看起来好像课堂十分活跃,但事实上这种空洞的朗读根本起不到学习的作用,只是在浪费课堂时间。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在准备PPT课件时,过于注重形式上的美化,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没有让PPT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就会失去使用的积极性。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时教师过于注重对朗读技巧的教学,而忽略了让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学生如果不能与作者产生共情,单纯的浮于表面地故作姿态,这样的朗读是没有真情实感,也没有效果的,教师不应让学生只停留在文章表面,情感教学也十分重要。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学生吸收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大部分取决于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教师应用“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会被吸引,加入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配合教师交流。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平日的积累,要学好语文,平日的熏陶和语文功底的积累会让一个人有知书达礼的气质,举手投足之间都会与旁人不同,这样的学生在进行学习和应用时自然会更加得心应手。
兴趣是学习一样知识最好的领路人,语文阅读不只是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超越试卷的限制,取得真正的能力,通过阅读满足对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阅读来认识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
3.1灵活把控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
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控“辅助”二字,不应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喧宾夺主,也不应当直接放弃使用。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教学课堂上已经普及了一段时间,取得了可以看到的成效。但在使用上如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把握时机和运用频率,将会更加提升教学效率。如果没有正确运用,可能会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素材当中忘记教学重点,或是被转移了注意力,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等不良影响。所以,语文教师们要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选择最佳的使用时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保证学习任务完成的同时,兼顾课堂的生动性和秩序性。
3.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课后教学
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学习,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们只能获取一部分知识,而要形成足够的语文修养,对素材有足够的积累,学生必须要在课后自主学习和阅读。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足够的监督和引导,这就凸显了软件平台的优势。目前的网络学习和软件平台五花八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进行选择,建立网上班级,让学生们在群组内进行阅读打卡、好词好句分享,教师也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分享自己看到的词藻优美的公众号文章、视频等,还可以推荐适合小学生观看的电影,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了解语文世界,积累素材,也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帮助。在课前,教师也可以利用平台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对基本的背景知识和概念等先有初步的掌握,学习结束后,教师为学生们留下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懂的内容,也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会及时看到并给予解答。
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引导下,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探索新型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积极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教学意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展示空间,鼓励学生互相分享监督,利用软件平台进行预习、复习、训练、打卡内容,辅助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学习,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晓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64-265.
[2]李文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1,(C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