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刘世军1 宋同来 2 李士澜3
[导读] 摘要:论文论述了动火接地极的设计与应用,常用的镀锌角铁接地极在设置过程中,操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效率低,接地极的重复利用率也很低。
        1.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  河北沧州  061100;2天津市大港油田炼达公司  天津300280 3.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  天津  300280
        摘要:论文论述了动火接地极的设计与应用,常用的镀锌角铁接地极在设置过程中,操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效率低,接地极的重复利用率也很低。使用本文中阐述的动火接地装置,在设置使用过程中能解决这个技术难题,而且设置快捷简便,省时省力,能重复回收使用,减小劳动强度,节约材料费用,提高施工效率,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动火作业;焊接;接地极;U形弯
        引言
        原油集输站内进行的管线动火作业,为防止电焊操作时产生静电、爆炸危险,在进行电焊操作前,必须采取接地措施。 通常将镀锌角铁接地极紧贴着动火管线的外壁砸入地下规定深度,再采用气焊焊接的方式将镀锌角铁接地极与动火管线的外壁焊接牢固,形成良好的接地后,才能进行电焊操作。
        1 常用动火作业接地极存在的问题
        1.1常用的镀锌角铁接地极在设置时,需要使用大锤砸入地下不少于1米,设置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接地极使用完后回收困难,几乎都是一次性使用,造成材料浪费。
        1.2在进行不停产焊补作业时,动火管线内带有压力和油水介质,采用气焊进行连接时,焊接困难,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2 设计思路
        2.1设计一种能减小劳动强度,免于焊接、可拆卸,能重复使用的动火接地装置。图中,1.U形弯 2.接地导线 3.接地杆体 4.圆孔 5.螺母 6.螺栓7.螺栓  8.螺母 9.螺栓 10.螺母。
        本发明动火接地装置由带有镀锌外层的U形弯(1),接地导线(2)和接地杆体(3)组成。其中,U形弯(1)的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圆孔(4),圆孔(4)上有螺母(5)和螺栓(6),螺栓(6)与螺母(5)相匹配,并能顺利的穿过圆孔(4);其中,在U形弯(1)的底部有螺栓(7),螺栓(7)上有螺母(8);其中,接地杆体(3)的一端有螺栓(9),螺栓(9)上有螺母(10);其中,接地杆体(3)的另一端为尖锥状;其中,接地导线(2)的一端与螺栓(7)和螺母(8)相连接;另一端与螺栓(9)和螺母(10)相连接。
        2.2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是:结构轻巧,设置简便快速,操作省时省力,免除了接地极设置时的焊接工序,减小劳动强度,节约操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可重复回收利用。本发明2020年9月4日,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接地装置”专利号:ZL201922450155.6)
        附图说明
       
        附图 动火接地装置示意图
        图1 动火接地装置示意图
        3  动火接地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
        选用合适宽度、厚度的镀锌板,按动火管线的外径加工成U形弯(1),在U形弯(1)的两侧,加工两个对称的同径圆孔(4),在圆孔(4)的外侧焊接螺母(5),螺栓(6)拧入螺母(5)后能穿过圆孔(4);在U形弯(1)的底部焊接螺栓(7),螺栓(7)上带有螺母(8);其中,在接地杆体(3)上焊接螺栓(9),螺栓(9)上带有螺母(10)。
        使用时,将U形弯(1)套在动火作业管线上,对称紧固螺栓(6)顶紧管线;将接地杆体(3)砸入地下,最后将接地导线(2)的两端分别与U形弯上的螺栓(7),螺母(8)和接地杆体上的螺栓(9),螺母(10)进行紧固连接。
        施工完毕,将接地杆体(3)从地面拔出,拧松螺栓(6)就可以将动火接地装置从作业管线上分离。
        4 结论
        动火接地装置研制成功,在生产现场应用后表明,动火接地装置在设置的过程中,免除了气焊焊接的工序,拆装快速简便,省时省力,适用于不同直径管线的动火作业;安装效率比改进前提高5倍,可以重复回收使用,减轻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节约材料成本。动火接地装置的制作成本低,设置快速便捷,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家斌,《接地技术与接地装置》,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陈先禄,《接地》,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刘世军,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 ,电焊工高级技师;主要从事油区地面工艺改造、维修以及员工培训工作。
        宋同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炼达公司,电焊工技师;李士澜,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采油工高级技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