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民政府 河南鹿邑 477200
摘要: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人们生活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在小麦选种、耕地、施肥、灌溉等环节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并且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小麦的单位产量逐年提升。然而在不同地区一些农民依然利用传统的种植模式,比如未能加强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时间把控不当,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最终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以河南省鹿邑县为例,从小麦栽培技术与种植要点入手,并分析如何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希望对小麦种植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小麦在农作物种植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需要借助科学的种植技术促进小麦产量与品质的提升,种植小麦期间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加强播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管理。此外,还需要在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过整体来看,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技术投入较为缺乏,部分农民未能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要求,导致防治效果较差、种植效益下降,还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一、小麦栽培技术与种植要点
小麦在我国多个省份都有种植,通常北方小麦为一年一熟,南方可达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以长城南北为界线,以南主要进行冬小麦种植,以北为冬小麦品种。河南地区主要进行冬小麦种植,播种时间集中在10月份,次年5月底至6月下旬成熟。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对肥料和水分要求较高,需要农民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为了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需要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加强监测,保证用药的合理性,以此实现小麦的增产和农民增收[1]。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科学选种
品种选择是小麦种植前期的关键环节,要求农民分析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以高产优质、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为主,比如平安8号、豫麦9号、新麦26、矮抗58、百农160、百农207,由于种植环境会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所以要充分考虑温度、土壤等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还要分析品种的抗病害能力,通常种植前期需要剔除发霉或者外表损坏的个体,要点为:其一,晒种2-3天,保证每天5-8小时光照,以此利用紫外线消灭表面霉菌;其二,浸泡和拌种,主要使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通过种子处理可以提升小麦出苗率,其中如果地下害虫较多可添加甲基硫环磷。
2整地处理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小麦耕地环节普遍使用机械设备,进一步提升土壤的平整性和透气性,通常翻耕深度达20厘米可确保秸秆在地下充分腐烂。通过整地处理能够减少土壤中的虫卵数量,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利于小麦发芽生根。在整地过程中关键在于分析土壤中的有机质,然后合理施加有机肥。一般农民以农家肥作为底肥,每公顷用量2000千克,如果土壤肥力偏差需要酌情加大氮磷钾的比例。
3播种管理
通过把握播种密度和播种时间可以为小麦后期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因此需要农民重视起来。在密度控制方面通常利用宽窄行方法,一般宽度为17厘米或者8厘米,垄距24厘米,每亩播种330-375千克。在保证均匀下种和深度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出苗率。播种后需覆盖3厘米厚表土。在时间控制方面,河南省小麦播种期较长普遍集中在10月中下旬,地表温度达到10℃小麦即可发苗。为了提供良好的环境通常小麦种植采取轮作的方法。如果连续三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小麦需进行其它农作物种植,以此减少病虫害发生[2]。
(二)加强后期管理
1合理施肥
苗期需要确保小麦基肥的合理补充,农民需要利用测土配方法分析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一般施加纯氮80千克、氧化钾50千克、五氧化二磷82.5千克,如果硼元素缺乏需要每公顷施加30-50千克。小麦处于分蘖期需要根据植株情况追肥,比如小麦叶片较厚不需要追加尿素。如果小麦叶片扁长需追加1.5千克/公顷的尿素或者20.5千克/公顷的碳酸氢铵。如果叶片发黄更要重视追肥,一般在雨天进行。
2合理灌溉
我国华北地区春秋风力较大,地表蒸发旺盛,为了缓解旱情需要合理灌溉,采取人工挖畦的方法,需要农民挖出长40厘米、宽250厘米的畦,为了达到节约水源的目标也可以采取喷灌的方法,灌溉时间集中在开花后和收获前7天,一般在冬至前后灌溉可以为小麦安全过冬提供保障。
二、如何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当前的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民普遍关注纹枯病、条锈病、地下害虫、小麦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在达到防治目标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治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技术。具体措施如下:
(一)播种期防治技术
在拌种环节主要是适量加入杀虫剂并搅拌,利用该方法可以减少地下害虫的出现,减缓病害传播速度,并且节约种植成本,所以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高度认可。一般以粉锈宁乳油为主,药效可达三个月在拌种过程中必须对杀虫剂用量掌握,如果用量过多同样会影响种子发芽[3]。
(二)冬前麦苗的防治技术
苗期需要农民高度重视小麦芽虫和地下害虫带来的影响,在防治方面以50%硫酸锌为主,与50毫升水配制为50千克溶液,之后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能够有效减少蚜虫数量,在此基础上加入50千克细沙能够防治地下害虫。
(三)返青期和拔节期防治
在以上两个阶段常见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和麦田杂草,主要采取药物喷洒的方法。在使用杀菌剂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气温,一般10℃下防治效果更好,同时还要掌握药剂用量,以此避免药物残留问题,在返青期主要使用甲基异柳磷乳油与土壤混合。
(四)抽穗期防治技术
抽穗期主要进行纹绣病、白粉病和麦蜘蛛的防治,当前主要防治模式为一喷三防,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能够达到良好防治效果,有利于提升小麦粒重。关键在于把握好防治时机,一般集中在小麦抽穗20-70%阶段,还可以使用三唑酮乳油以及生长调节剂。
(五)灌浆期防治技术
该阶段发生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主要病害为白粉病,每亩使用15%三唑酮粉剂,用量60-80克,或者25%环丙唑乳油,用量15-40毫升。蚜虫防治主要使用氧化乐果,每公顷用量1500克,配比后采取喷雾方法,锈病防治用快杀灵乳油[4]。
除了在小麦不同生长期间采用化学方式方法,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其中物理防治措施主要分析害虫的生活习性,利用其趋黄性、趋光性等特征设置砧板或者利用光源捕捉。生物防治措施的主要优势在于无污染利用自然规律捕杀害虫,可以在田间释放瓢虫、花蝽象,赤眼蜂。此外,由于河南省夏季高温多雨,并且小麦养分充足,为多种病虫害发生提供了条件。一喷三防防治模式目前得到了广泛利用,通过叶面喷洒杀虫剂的方法可以对多种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业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小麦的种植和加工不断利用现代化手段,使得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过在小麦生长期间依然需要对病虫害防治问题重视起来,要求做好选种、播种、施肥、除草、灌溉等工作,合理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今后要大力发展绿色种植模式,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成峰.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研究[J].种子科技,2021,14(2):71-72.
[2]孙强.小麦优质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讨[J].魅力中国,2020,37(34):297-298.
[3]白书芳.试论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0,22(27):57-58.
[4]杨海霞.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0,12(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