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 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推动力,对于炼化企业来说更是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如何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等,是石油炼化企业确保长治久安需要亟待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安全生产 炼化企业
201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生产对于石油炼化企业,意义重大,责任深远。要将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以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讲话精神和各项要求统揽开展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切实在转变观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虽然稳定好转,但是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仍有发生,给国家、社会及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惨痛代价。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就抓好安全生产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近百次重要批示,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强调频次之多前所未有,管理要求之严也是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对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呼唤和时代的需求。
二、聚焦基础管理,精准研判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历史上发生的多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血的教训,究其根本原因是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岗位职责不落实、风险识别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等。部分人员在认知和行动上存在麻痹、侥幸心理,认为安全生产只是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导致了惨痛的教训。殊不知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已然不是安全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全体员工的群策群力。
(二)“四新”技术存在潜在风险。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出台后,为了确保“三废”稳定达标排放,近年来大力新、改、扩建项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提升指标、实现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未知的安全生产隐患,最为突出的是污水处理池因防止异味气体扩散进行封闭后,发生着火爆炸的隐患,如2019年10月16日,吉林省珲春市合作区一污水处理厂发生爆炸;2020年7月11日,辽宁阜新一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车间爆炸,导致17人受伤。对隐患识别不到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三)从严从细管理成型缓慢。为了提升专业管理水平,近年来各类安全检查频次较大,但通过上级体系审核等检查发现,问题数量依然庞大,问题种类依然多为“低老坏”和重复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作业许可管理不合规、风险管控措施不落实、监督检查走形式、隐患排查治理不全面,问题整改不彻底等,再次说明各级人员在日常专业管理过程中,存在制度学习掌握不到位、未能严格执行制度,现场纠正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同时专业科室及车间对日常监督检查考核不严,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班组及操作服务人员操作技能不足,安全履职能力缺失,责任未落到实处。
三、坚持“三个导向”,深耕细作全面耕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田”。
(一)以提升意识为前提抓实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大意。
要引导干部员工加速思想观念转变,深入细致排查本专业、本岗位安全风险,提升日常工作中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突出“从我出发抓安全”理念,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落实“责任+责任心”,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不给安全隐患留下丝毫漏洞。
(二)以制度机制为准绳抓实安全生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加快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这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第一部党内法规,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考核考察、表彰奖励、责任追究进行明确具体规定,可见近年来国家把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充分认清形势,积极建章立制,严格施工作业前工具箱会议和检维修许可作业制,以系统完备的制度机制和强有力的执行力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三)以能力提升为关键抓实安全生产。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多数事故究其根本终是人的素质或能力不达标。一是抓实各级人员季节性、阶段性及日常基础性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要提升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识别和评价工作场所中存在的风险,重点排查新、改、扩建项目中“四新”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针对相应风险科学合理的制定和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滚动式更新风险数据库和消除隐患,将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事中管理转移,持续完善防控工艺、作业、设备、承包商、人的行为五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强化员工安技装备使用维护,做好应急预案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督促员工熟悉应急预警响应程序,切实掌握应急处置措施,定期检查、维护和储备消防设施和应急物资,为事故预防和救援提供坚实基础。
(四)以责任落实为基础抓实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坚定不移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28次常委会强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201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强调:“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抓领导干部严格执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逐级签订HSE目标责任书,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引导全员牢固树立“从我出发抓安全”理念,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筑牢安全生产思想根基。
(五)以HSE体系运行能力提升为目标抓实安全生产。
运用HSE体系管理思维抓安全保安全,查找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消除管理短板和瓶颈,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加快培养内部体系审核员和审核专家,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不定期开展量化审核和差异化审核,持续提升发现和整改专业问题的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安全考核权重,增加否决项,将个人利益与整体安全紧密挂钩,有效调动全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为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是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认识理解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含义,这是身为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防范重特大风险的政治责任。只有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才能抓细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确保操作与作业风险受控。
作者简介:
张谌(1988-)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助理政工师,主要从事秘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