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煤电公用事业分公司 山西太原 030053
摘要: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比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要更加的完善和细致,也更适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的转换,是当下所不可避免发展趋势。唯有不断寻求创新,逐步淘汰落后的机制,才能在世界经济风暴中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比较
引言
所谓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指的就是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这一时间段内,所进行对于工程造价的合理规划控制过程,主要包括有进行对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工程项目成本初步设计计算、工程施工图纸预算规划、招标合同价拟定、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等几个主要阶段。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则是添加了先进的数学检验模型,以及综合性考虑施工项目后续维护管理造价管理方式,比之全过程造价管理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是未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主流趋势。
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
在进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运用的过程中,充分的强调了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造价管理。但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却忽略了对于工程项目移交管理之后的维护管理费用。这就导致了该管理模式忽略掉了日后的一大笔成本支出。在工程项目长达数十年的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维护管理费用往往是要高于工程项目的建筑管理成本的。
如果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高质量的施工材料,虽然可能会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日后的工程项目维修和管理费用会大幅度降低,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反之,如果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只单方面的重视到了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导致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就很有可能导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花费大量的资金使用在工程项目的维护上。例如,美国VeteransAffairs机构经过对经手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在四十年的运行周期下,进行对工程项目的维护管理所消耗的资金竟然是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的八倍。因此,可以看出,进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于工程项目的后续维护费用的控制,并寻找到建筑消耗和维护消耗的平衡点。从这一点进行考虑,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的。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2.1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最突出的优越性就是会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工程成本问题,这样做的一个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当设计者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工程造价与成本问题时,会在各环节中注重合理的、环保的、节能的方式与设计,对于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污染的环节会更加留意与避免。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提高了社会效益。
2.2合理性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工程成本为基础开展的造价管理模式,因此,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使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可以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其中包括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和后期维修成本。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管理人员实时跟踪工程成本的变化,掌握工程进度;还有利于管理人员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成本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
2.3全面性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时的重点在设计阶段,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方面和内容非常全面。首先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决策阶段进行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最后,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竣工阶段和维护阶段进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3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的比较
虽然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发展周期比较长,但是已经逐渐很难满足工程行业的发展潮流,主要还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信息和数据领域上,很难保障其准确性,与前者相比,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就没有前者的不足之处,同时在信息和数据领域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先进的施工管理观念和新型的施工技术,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这种管理模式更为科学和合理,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把握,能够为工程单位正确决策提供便利条件,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多个因素进行把握,可以说是相关行业管理工作发展中的重要突破。主要是从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工程的决策工作进行把握,在必要时,还要推进相关的分析和评价工作。
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相比,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还能够实现对环境的把握,对于促进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有着巨大帮助,除此之外,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把握,还能制定完善的造价管理策略,因为该类造价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尽量选用较为环保的材料,从整体来看,对于降低工程项目的额外建设成本很有帮助。
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都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的产物,满足了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需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加强对这两种管理模式的研究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在进行造价管理模式的选择过程中,行业工作人员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建设单位的自身需求,进行管理模式的合理选择。
伴随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行业的发展,造价管理模式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要立足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要注重经验积累,在必要时还要勇于借鉴,向其他行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该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保障相关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当然,除了管理层面的工作之外,对管理人员等各其他管理要素进行把握也是相关工作中的重点。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毕竟是我国工程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在管理模式中还存在一些先进之处,行业工作人员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先进之处进行继承和发展,对其中的一些弊端进行摒弃。
结束语
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是把定额作为计价的基础的建筑工成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它主要是在建国最初的时候引入的前苏联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因为这个适应了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们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样的模式非常清楚的表现出来了不适应性,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向全生命的造价工程管理转化是一个必然的态势。
参考文献:
[1]韦正善.关于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32):62-63.
[2]顾洪彬.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9):35-36.
[3]谷欣龙,齐霞,张洁.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电网基建工程造价关键因素及优化管理建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00-100.
[4]孙琪,余永清,丁嘉林.浅谈新时期政策环境下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思路[J].浙江水利科技,2019(3).
[5]姜明磊.基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8):22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