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优化对于整个铁路运输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推动铁路运输业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由于传统的统计分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运输需求,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运输调度的优化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相关人员应当重视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挖掘工作,在对运输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掌握市场的变化,及时与市场进行对接,实现铁路运输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铁路运输;调度指挥
一、明确市场的需求,加强数据的挖掘工作
1.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目前铁路运输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各行各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运与货运的竞争也将愈加激烈。为促进铁路运输调度工作效率的提升,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入了解市场、挖掘市场,掌握其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导向合理规划运输调度指挥方案。与此同时,数据的整合工作也是必要的,即在宏观大数据的背景下,铁路运输业需要对已掌握的数据进行一定的汇总与整合,然而目前所整理的数据只是一些内部的统计数据(运行数据),铁路运输业缺乏与外部市场的联动性,数据的挖掘工作面临困难。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日,企业可以借助其力量,利用大型的搜索工具,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的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通过互联网搜索,企业可以更加熟悉我国交通业的信息与动态,进而最大程度保障铁路运输力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2.对运输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对铁路运输业自身的运输效能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调整方向是否满足市场的相关需求,根据实际出发,进一步实现“门对门”的运输方式,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对市场的服务供给。针对当下的新形势,需要注重资源的合理使用与相关的成本控制,为了进一步减少铁路运输业的成本支出,保障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企业需要熟悉市场需求,对有限的资源与服务供给进行合理的分配,保障资源的最优使用。整个分配工作需要以大数据作为支撑,依赖于大数据平台对相关运输信息的搜集工作与整理工作。例如一年一次的春运是人口流动最大的时候,铁路运输企业需要根据其人口迁徙的相关数据,合理制定列车的运输方案,保障其可行性,满足居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货车运输正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呈现下降的趋势。为了保障货运的合理性,缓解一定的交通压力,降低相关运输成本,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进行预测,根据其预测结果与市场需求的变动制定合理的运输调度方案。例如将列车开行的次数适当减少,将快捷货物列车的开行次数适当增加。大数据的技术支持在促进整个铁路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对内部数据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1.加强数据的结合工作,完善内部机制
对内部运输机制的完善不仅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而是在以大数据的分析工作、统计工作为基础,开辟一条新的调度指挥通道,将数据作为介质,使其在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在运输方向、故障分析方向、安全与配套设备保障方向、效能分析等方向发挥最大的价值。与此同时,建立一套合理的铁路调度管理体系尤为重要,该体系的职能是以完整数据的分析作为基础,对市场变化的信息、客户目标信息等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铁路运输业的货物运输领域,为最大程度帮助货运客户节省运输的时间、运输的成本等,可以对客户的行业、发货的时间、需要的车型、运输的规模、真实的产能等属性信息进行一定的收集,以大数据中数据的挖掘技术作为基本技术支持,快速选择出符合货运客户实际需求,满意度较高的运输产品。该步骤可以提升铁路运输部门的信誉度,加强货运部门与铁路部门的沟通,形成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共赢局面。
2.通过数据的分析提升运输效率,挖掘运输业的潜力
数据分析的前提需要对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收集,例如铁路运输列车的运输里程、运输时间、运输的效率、发生故障后设备的影响时间、施工对运输效率造成影响的时间、周转的时间等。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掌握其动态变化的规律,随后用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撑,针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调度措施不断优化、完善,达到提升运输效率、挖掘铁路业运输潜力的目的。例如,为了保障列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提升其准点性,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的分析工作,即对列车在不同区间的运行时间、运行图标尺轨迹偏离的情况进行分析,达到对图标尺进行最大优化的目的。不同地区的售票情况也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通过大数据的对其的分析功能,熟悉地区不同时间的售票情况,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列车的调度指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完善,为了实现运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针对人流量的变化情况,对列车的发行次数进行合理的增加或者合理的减少,保障铁路运输真正满足人们需求。货运是推动铁路运输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其运输的安全性能,需要实时掌握货运的准确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针对分析后的结果对列车的保养方案、列车的开行次数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
三、强化调度集中统一指挥
1.实施精细化运输组织
铁路局要按照调度集中统一指挥和行车单一指挥原则,严格执行运输组织各项规定,确保良好的运输秩序。根据总公司编制跨局分界口列车交接计划做好管内列车计划编制工作,处理好装车与排空、管内与管外、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挖潜提效,实施精细化运输组织。按照总公司车流调整方案,均衡完成分界口排空任务和临时车流调整。
2.完善区域协调机制
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全路范围的调度工作会议,落实运输有关重点工作。根据阶段运输重点,定期组织召开区域运输协调会,交流经验,完善并落实区域运输协议,解决局部及阶段性运输问题。铁路局应建立以主管运输副局长(总调度长)牵头,运输有关部门参加的日常运输生产内部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具体运输问题。围绕分界口畅通,完善局间协调机制,加强局间协作,根据需要组织召开分界站会议;完善铁路局、站段、铁路专业运输公司及企业间运输协调机制,畅通运输生产各环节,为增运增收创造有利环境。
四、推动调度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和大数据应用
1.积极推动调度信息系统建设
结合当前调度系统提供的应用功能和岗位实际,完善调度各岗位作业标准和操作规范,明确调度系统使用要求,严格日常操作考核。针对系统个别环节功能不健全情况,调度所应制定保障措施,提升系统整体应用效果。铁路局调度所在系统使用过程中,要注重问题收集,及时向信息部门和研发单位反馈,主动跟踪和督促问题处理。
2.持续完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功能
优化与客货运、机车、车辆等专业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提高局级调度系统数据上报的正确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不断完善施工申请和月、日计划的自动核实比对功能,全面推进施工电子登销记工作,提升施工计划管理水平。
3.充分用好调度系统大数据分析
通过对路网列车开行方案演变过程、客流输送能力利用、列车停站方案、不同时段通过能力利用、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等方面的分析,提供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提升调度生产决策水平。通过对历年来车务(调度)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大数据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和运输组织措施,提升安全风险超前管控能力。
结语
随着铁路运输组织的不断创新,铁路各级调度部门以确保高速铁路和旅客安全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调度系统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加强安全过程控制,完善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加强安全专项整治,解决了一批突出安全隐患,进一步夯实了调度安全基础,提升了专业管理水平,确保了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安全基本稳定。
参考文献:
[1]赵强.大数据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242,275.
[2]龚智宏.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策略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