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凤国
肇源县茂兴镇中心校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在各阶段教育中稳固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活跃度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教师当前所研究的课题。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也会提升,还能带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对此,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体育游戏教学方式入手,将游戏设计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带动学生的兴趣发展,让学生主动加入到体育活动中,从而提升运动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策略方式
游戏化教学是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设计游戏环节,引起学生兴趣,强化记忆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相比较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来说,枯燥、单调的运动方式以及机械化、重复性的运动体验,无法满足当前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学生对运动会产生抵触性。在这样的运动方式下,学生对体育教学效果变差,运动效果难以提高。所以,如何设计游戏教学,本文就对此进行探讨。
一、结合信息技术,设计直观游戏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大数据、大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然是大势所趋,并且,信息技术已经从教学的辅助手段,转化为主导教学与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相比较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方式来说,趣味游戏更能够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可以刺激学生的运动神经,让他们在自愿、主动的前提下,积极练习,从而实现对运动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直观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无法跟上自己的运球动作,及时自己的正确示范,也不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运动提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资源众多的互联网中,找一些和篮球有关的内容,如,NBA全明星的比赛片段、篮球的历史以及篮球中著名的运动员等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篮球运球技巧以分片段的形式,让学生一帧一帧的观看,让学生尝试运球。当然,为了满足学生对电子的热爱,教师可以将这些体育知识,设计成电子游戏,利用电子白板交互软件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相应的闯关游戏。而这样虚拟的游戏设计,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体育知识,能有效掌握这些体育知识,并实际运用到篮球教学中。通过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直观的游戏,有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篮球学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利用道具摆设,设计障碍游戏
道具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个物品,通过合理运用道具、将道具进行有效摆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推动学生运动兴趣与发展。并且,体育器材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道具摆设中,产生想要运动的愿望,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因此,教师要灵活利用道具,为学生设计障碍游戏,让学生在道具游戏体验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实现运动效果的提升,也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例如,在百米短跑教学中,教师就利用道具摆设,为学生设计障碍游戏,如,“百米障碍接力赛”。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可以组建12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人,每4个小组进行一次障碍接力。然后,教师将相应的规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懂得规则,在规则的指导下,进行游戏比拼。游戏规则:每个队伍中一人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线上,当发出指令后,要让选手开始100米赛跑,需要跳过凳子、钻过绳子、绕砖头堆跑一圈,到达场地另一端时咬住半一杯水再返回,下一个人接上。以此类推,看看哪个小组能够获得胜利。通过利用道具为学生创设趣味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更高,都会积极加入体育运动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运动效果。
三、组织小组合作,设计团体游戏
小组合作教学是按照一定人数比例,将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问题,让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中,增强自己对知识的学习动力,深刻理解知识,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尤其是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团体游戏,让学生在团队游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团队精神,从而实现自己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跳绳运动中,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原地摇大绳”游戏,在团队游戏中,两名学生进行摇大绳,其他学生要快速、有序、以“8”字绕过大绳两边。在团队游戏“原地摇大绳”中,需要学生以团队为核心,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能出现只顾自己,否则会出现失误的情况。最终,学生在团队的配合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并且,学生在小组内部中可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竞争,从而实现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融入集体中,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将游戏教学设计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兴趣得到有效发展,加入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运动效果更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情和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开展游戏化教学,让学生摆脱低效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学习中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动力,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兆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8,000(015):122.
[2]陈建新.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71期):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