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林选阳 周钰萍 黄思行
[导读] 摘要:由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及调查表明,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当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正逐渐发展为公共卫生事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5
        摘要:由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及调查表明,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当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正逐渐发展为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学校及家庭因素,因此儿童心理健康对其自身素质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及发展水平。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多元视角;重要性
        一、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流行学院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8%-17%,最为常见的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同时儿童自伤、自杀行为问题严重加剧,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些现象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建设高速的发展,社会经济迅速提升,导致工作学习节奏加快,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况且儿童群体未建立正确的三观,其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导致儿童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增加。
        二、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
        1、特殊儿童
        首先,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正处于对父母依赖度极高的阶段;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创伤,这种创伤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加深,从而形成不良的认知以及错误的行为模式,容易使孩子产生孤僻性格、古怪行为、人际关系差、自控能力弱等心理健康问题,最终使得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恶化,患上精神疾病。其次,尽管特殊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心理课程,但存在部分学校开展的过程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明显不足。程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特殊儿童群体存在行为习惯、性格发展和心理情绪上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实施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难度。
        2、校园欺凌
        儿童时期是儿童模仿力最强的时期,容易受到影视作品以及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改变自身对事物的看法,做出不得当的行为。受欺凌者不仅身体上受到严重的伤害,对其的心理也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在受到欺凌后,他们的“幸福感”会急速下降,自我评价、自我价值发生改变,产生自卑、自我否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欺凌者来说,作为施暴者的他们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以及社交障碍。倘若没有欺凌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导致其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轨迹,最终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3、社会性突发事件(以新冠疫情为例)
        社会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均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学校封闭并进行线上教学。在这期间,儿童容易因为外界原因导致暴躁、内心不安、无聊等心理情绪,学习环境的改变也使得儿童不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在疫情期间,儿童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增多,双方生活中的碰撞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儿童的负面情绪加剧。
        4、师生关系
        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之间的关键点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可能矫正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义务和责任为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提前做好准备。从主观上与客观上来看,学生都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不同于父母的依赖性;因此师生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也存在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尊重心理和安全需要,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与信任度,儿童就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使儿童能够适应学校环境,拥有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环境
        1、离异家庭
        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发生改变,父母其中一方的角色出现缺失,导致儿童缺少父爱或母爱,心理出现缺陷。离婚前,父母在争吵冷战的过程中容易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仇恨的种子,从而让孩子产生不信任他人、敏感多疑的性格;离婚后,父母对儿童的家庭教育模式难以达成共识,造成孩子根据当前面临的环境进行性格的多变性,最终出现多重性格。
        2、父母心理控制
        父母通过语言、行为引发儿童内疚心理,控制儿童的教养行为。这种心理控制极易影响儿童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及个人独立性。现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象愈发严重,更有部分家长将自己的梦想或是自认为适合孩子的道路强加在儿童的身上。通过心理控制使得儿童的心理负担加剧,遏制了儿童自我和独立的表达的意愿,限制儿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严重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
        三、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儿童的心理发展速度较快,但其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尚未建立正确的是非观,辨别的是非能力不足,且儿童的好奇心与模仿力较强,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行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儿童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行为;故建立并维持儿童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引导儿童向良的发展是具有积极、重要的社会价值。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的发布进一步加强了儿童心理健康工作,加快了儿童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的发展进程。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儿童规避不良因素造成心理问题,形成良好心理特征,促进与他人互动关系。将儿童自身的特征和优势融入其身心发展过程,纠正修改儿童错误行为及心理问题。研究表明近年来,儿童违法犯罪行为现象严重,且出现“低龄化”的现象。因此预防和矫正儿童犯罪心理成为降低儿童违法犯罪的一大重要途径。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有利于降低儿童犯罪行为的可能性,疏导其产生的负面情绪,提升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塑造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儿童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不仅能够提升其自身的学习成绩,还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儿童是未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顶梁柱,良好的儿童心理,减少了儿童违法犯罪的行为,从基础上提升了国民素质。
        四、小结与展望
        学校与父母通常将学习成绩作为儿童智力及其能力的反馈是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可是学习成绩报告更应该被当做是儿童心理状况的一种反映,这份报告不仅能够反映其学习成绩,还能反映出儿童的学习状态以及专注能力等心理状况。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但由于儿童身心并为建立成熟的体系,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后,易造成儿童心理发生变化,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将会导致儿童产生情绪障碍、适应障碍、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因此社会、学校、父母更应该为儿童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创造优良的学习成长环境;积极干预儿童心理健康,将“坏种子”扼杀在摇篮中。目前,尽管相关方案已经下发,但部分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力度不够,心理辅导的不够专业化,导致实施出现了问题。故望尽早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早日建立完善健康的儿童心理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亚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分析及干预对策[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4(09).
        [2] 王希海.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J]. 绥化学院学报,2019,39(7):129-133.
        [3] 郝蒙蒙,刘文海.校园欺凌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7).
        [4] 刘玉娟.新冠疫情背景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20,(12).
        [5] 吴妍.浅谈小学师生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智力,2020,(09).
        [6] 韩彩.离异家庭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 2020,(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