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王美凤
[导读] 【摘要】本文拟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背景进行初步分析,并具体阐述公允价值计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试图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
        【摘要】本文拟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背景进行初步分析,并具体阐述公允价值计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试图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可称得上是一大亮点。众多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均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新会计准则的重要特色项目进行详尽分析。每种观点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公允价值计量”而展开。本文试从公允价值的背景出发,分析公允价值对企业的影响。
        引言
        公允价值概念最早出现于第43号会计公报中。这一公报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发布,其规定“在计量因证券交换换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时,需考虑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随后的几十年中,在学术界不断深化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同时,社会各界开始普遍接受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引入财务报表中,采用双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确认和报告。
        我国财政部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企业和资产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成熟做法,于2014年1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继续保持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本文的目的是回顾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背景和本质,并简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选择的制度背景
        1.金融工具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
        2003 年 12 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修订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中设置了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允许企业不可逆地指定任何金融工具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利润表。指出选择公允价值计量需要满足下列三个资格条件之一:
        ①它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确认或计量中的不一致性;
        ②如果是一组金融工具组合,其绩效都应以公允价值衡量;
        ③金融工具包含一个或多个实质性嵌入式衍生工具时应当作为整体选择公允价值计量。
        2. 非金融资产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05 年颁布实施的《IAS40———投资性房地产》第一次真正将公允价值模式比较完整地应用于非金融资产。IAS40 设置公允价值选择权有两大原因:一是给编制者和使用者获得使用公允价值模式的经验的时间;二是给房地产市场和评估行业不发达的国家留出时间以发展成熟。 另外两个国际会计准则也部分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 ,分别 是 《IAS16———不 动 产 、 厂房和设备准则》与 《IAS38———无形资产》。在 IAS16 中,允许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后续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并且要求同一资产类的计量属性一致,但无论哪种计量属性都需要计提折旧。
        二、公允价值的本质
        学者普遍认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客观价值。当前研究中其本质的定位主要形成以下四种观点。
        (一) 独立计量属性观
        部分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与其他计量属性相互独立、并行的一种计量属性。如葛家澍(2001)提出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它是与历史成本、市场价格及现行成本并驾齐驱的、不同的计量属性。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将公允价值作为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计量属性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的计量属性。


        (二)复合计量属性观
        许多学者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一种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而是与各种计量属性相互联系的,具有复合性质的计量属性,从这层含义上,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
        (三)计量目标观
        有学者认为,与其将公允价值界定为一种计量属性,不如将其作为所有会计计量属性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这就给其他计量属性为取得公允价值而不断改进提供了内在动力。
        (四)检验尺度观
        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计量的一种检验尺度,认为把它作为检验的尺度更符合它的内在属性。判断一种计量属性是否与公允价值的定义相一致 ,取决于使用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符合决策有用观。其本质上就是公允价值是用来检验计量结果是否符合计目标的尺度。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顺应了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突破。因此,本文拟结合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特征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
        1. 国际趋同性产生的影响。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相同。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则都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 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这体现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同时,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使得跨国经营者必须寻求一套双方共同认可的有关会计方法、会计程序、会计信息的披露标准,以正确判断和进行决策分析。我国通过建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体系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境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良好基础,为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必要条件。
        2. 公允价值计量对决策相关性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上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能够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信息,为现时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同时,公允价值的运用可以使公司资产、负债的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获得更加公允的定价,有利于公司再融资,使公司能够依靠资本市场获得良好的发展。3. 谨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带来的影响。虽然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是为了与国际趋同,但我国并不是完全照搬国际或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而是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国情,适度、谨慎、有条件地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设定了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
        目前有很多人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可靠性问题,正是公允价值的谨慎性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充分揭示。
        4.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的业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应当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企业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其以前年度购入的投资性房地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可见,资本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交易性证券投资较多的企业的当期利润。
        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仍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应用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问题来自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方面。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上有关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的信息都很缺乏,其确定有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受人为影响比较大,难以保证所估计的公允价值是可靠的。
        同时,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仅对“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年金基金”三项提供了具体计量指南。 可见,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缺乏全面、统一的计量指南,会影响其实务操作性。公允价值的估计需要有专业能力强、诚信度高的评估师队伍才能完成,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变得相对复杂,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也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性避免其成为企业操纵业绩的工具,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时代财会, 2003:•财会月刊(理论) 2007.8
        2. 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意义与特 征.会计研究, 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