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众所周知,“海绵”一词是对某种物质的吸附能力,故,“海绵城市”即是将原来通过排水系统排至管渠末端的雨水,通过具有弹性的建筑、海绵道路和草地、河流等形式吸收、存蓄、渗透消化掉,有效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同时又可以将收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的双重作用。就目前来说,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体,所以政府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中是否能有效发挥其职能成为海绵城市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意义,然后提出国内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意义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
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二、国内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理念落后,设计规划碎片化
长期以来,国内城市化建设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面子”形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这种落后的建设理念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认识不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多样性,局限于低影响开发,一味地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重视与已有“灰色基础设施”的配合,事倍功半。部分城市则对自身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缺乏综合考虑,难以把控保护、修复生态的要旨,设计规划呈现碎片化,停留在支离破碎的项目上,陷入“唯工程”论的困局。
2.管理体制欠缺,相关部门难协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排水、绿化、城建、交通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整体思维进行综合性设计、建设。在国内现行行政体系下,不同生态要素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致使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分割,各部门考虑各自目标,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在实际项目推进中,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无法构建严密规范、高效协调的雨洪管理体系。
3.经验积累不足,专业技术待改进
海绵城市建设在国内推行仅有数年,还处于摸索阶段,基础科学研究不足,经验十分有限,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各专业学科间有待融合。而欧美发达国家在雨洪管理方面可供借鉴的成果也十分有限,因此,虽然近几年学术领域和工程界都在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补课”、“充电”,但专业技术的开发创新还是要滞后于海绵城市的快速发展和高标准、严要求。
4.推进速度慢
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速度还需加快,从中央确认建设海绵城市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三个年头,然而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还是处于萌芽状态,政策法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在设置专门法律、引导民众参与等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而目前各个城市基础建设的实际情况不同,加之当地政府依然遵循GDP至上原则,且海绵城市的建设必然会对原先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格局与城市建设进行调整,势必要对那些阻碍海绵城市建设的设施进行拆迁、拆除、改造,这就使得其建设在不受当地政府所重视的情况下,遭遇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挠,阻碍了海绵城市的发展。如旧病难医的道理一样,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要对原有不合理但已然建成并实行的城市规划进行调整,其困难程度的确不可小觑。
三、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
1、要扭转观念,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传统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2、要积极实施城市生态修复。从现在起,试点城市要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湖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雨水渗透率。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防止城市地质灾害。海绵城市技术普及以后,原有城市生活污水量会大大减少,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情况会逐步改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能力与效益均会提高,污水直排进入河道、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3、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水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立水生态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和引导亲水产业健康发展。
4、要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行政体制。充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城市开发措施都要照顾到本地区和上下游地区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参与流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对话,制定流域治理行动计划及时间表。
5、要兼顾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水生态。有关专家同时指出:可以把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结合起来,把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的能源、绿色设施和海绵设施协同起来,促进智慧排水、雨水收集、管道检测以及反应和水循环利用、地表水污染的实时监测和反应、暴雨预警和水生态、水系统的智慧应对。
6、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将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积极开展水生态法律和政策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支持构建我国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应借助水利改革的契机,率先构建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带来的重大机遇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首先带来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管理,我国工程设计界长期以来沿用灰色排水方案,造成城乡社区大量的硬化地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实施海绵城市技术以后,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建立起来,需要大量的转型人才,高校要更新教材,设立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资本被引导到绿色科技领域投资,大量的企业创新转型,相应的产业技术装备也会跟进,形成新的绿色产业链,带动就业及经济增长。另外,海绵城市建设也将在我国节能减排领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带动产业转型,绿色生态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以某地为例,当地现有2万多个社区,假设每个社区投资50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仅北京市的投资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专家估计,我国城乡生态修复领域的投资,将从最初的几千亿元发展到成熟期的数万亿元,市场规模庞大,生态工业体系将得到完善。这些投资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GDP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国家经济呈现健康势头。
结语
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防治水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治理城市内涝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予以充分重视,对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要积极思考,主动协调解决,才能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B/T51345-2018,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宋伟俊,李良松,徐多,等.海绵城市运营维护阶段管理模式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3297.
[3]陈盛达,李树平,姜晓东.绿色屋顶维护与管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7),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