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150000
摘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就我国目前基本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阶段,但是绝大部分的地区还是处于城乡分割模式,从而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农村地区分布相对比较松散,不够集中,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均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实现乡村污水处理临着很大的压力,处理起来相对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对目前乡村污水处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乡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一、乡村污水的来源及特点
乡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厕所污水及家庭畜禽等活动产生的污水。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
(1)在水量方面,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量在不断增加,比如农村新建房屋一般配有室内卫生间,水冲厕所的普及和洗浴用水的增加,相应的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由于农民日常生活较规律,污水排放呈明显的早、中、晚3个排水高峰,日变化系数较大,达到3.5-5.0,受气候、季节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如今农民进城务工现象非常普遍,春节前后,由于大批人口回家过年,排水量明显增加;
(2)在水质方面,COD、氮磷、悬浮物及病菌为主要污染物,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洗涤废水有机物含量低、污染程度不高,而厕所污水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
二、乡村污水处理现状与问题
2.1污水未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主要表现为农村厕所冲水直接向灌渠排入,使得水中微生物、氮磷及其有机物等超标严重,严重污染了农业灌溉用水。
2.2污水处理系统未得到合理规划建设
主要表现为设计方案比较盲目,照搬城市污水排放系统的设计,造成了排水规模过大,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2.3污水处理资金薄弱
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资金后盾,我国农村经济水平有限,且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缺少稳定的经费来源。受政府投入资金的限制,使得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标准低,导致污水很少经过处理进而向河道直接排放,部分“三格式”化粪池向地下渗入,使得水体严重污染。
2.4处理工艺有待优化
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农村污水处理工艺较多照搬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然而农村较低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无法建设和运行城市污水处理较为完善的处理工艺,造成很多地方无法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即使已经建立,由于后期运营管理需要资金较多,很多处于关停状态。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积极推广易维护、低成本、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三、乡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3.1复合介质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是利用生物滤料巨大比表面积和大量微孔吸附截污作用,以及滤料表面形成`1`层生物膜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完成去除污染物的功能。滤料一般选择颗粒活性炭(GAC)、石英砂、无烟煤和陶粒等,双层滤料有GAC-石英砂和无烟煤-石英砂等。污水先经厌氧处理后由布水管均匀布入填有多层专用填料的复合介质生物滤器,填料由特殊多孔材料组成,并按特定方式排列,形成好氧与厌氧微区,污水在滤器内经连续厌氧-好氧,达到有机物分解去除目的。该技术适用于水量适中、出水标准高的地区。
3.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一种为处理污水而利用工程手段模拟自然湿地系统建造的构筑物,在构筑物的底部按一定的坡度填充选定级配的填料,在填料表层种槙一些对污水有良好处理效果且生长周期长、成活率高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在于出水水质高,具有较强的氮磷处理能力,运行维护方便,管理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稳定的处理效果、较低的运行费用,作为一种农村污水的集中处理技术,这一处理技术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3.3A/O法处理工艺
该技术能降解有机污染物,除此还能除磷脱氮。但工艺流程较长,处理构筑物多,造价高,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运行管理,不符合农村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方针。由此可见,该技术能够将活性污泥改进,污泥产生量多、出水稳定性好,该技术操作较复杂。
3.4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是一家一户生活污水就地独立处理技术。每户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装置,经沉淀分离、腐化水解和土壤(自然土壤或人造土壤)生物降解、渗滤、吸收等净化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细菌、病毒等,达到规定排放标准后,渗入地下水。这一技术不受天气和温度的限制,无能源消耗,无运行费用等特点,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需要。但是此工艺对地下土质结构和地下水深度且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达到指标,则需要增加投资,添加设备。
3.5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集玻璃钢成套设备、复合式填料与曝气系统于一体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技术关键点是亲水性强且易于流化的悬浮物生物载体,该载体内部空隙度高,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于附着,同时曝气机的运行,获得了较高的氧气利用率,处理效果非常明显。通过曝气处理以后氨氮和总磷都能够达标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四、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对策
4.1合理规划与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在规划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时候,保证因地制宜和结合实际,保证系统建设的规范性,除此之外建设中还要结合环境目标、自然条件极其农村经济水平,保证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此外,要增加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资金和管理模式的介绍与评价,还要加大对管理模式的教授,使农民真正懂得如何管理污水处理装置,这样才能增加农民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熟悉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
4.2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资金投入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要较大的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但是当地居民无法承受这部分费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通过各种方式来筹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和建设费用。政府主导设立专项资金或引进社会资本,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资金支持。
4.3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污水处理的模式和工艺
在进行污水处理模式选择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分散型、集中型或者是分散型和集中型相结合。从具体情况来看,如果农村民分布比较密集的话,同时规模比较大,或者是对水资源的要求比较高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选择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的模式。如果村民比较分散,同时规模比较小,或者是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话采取分散型的污水处理模式比较科学合理。为了实现污水处理效果的科学性,可以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在实现布局科学性的基础上达到施工简单、管理方便的目的。
4.4 加强污水处理系统回收和资源回收利用
污水处理系统,不可避免的造成土地的占用,有些污水处理技术还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因此对于合理使用和回收处理系统的土地,达到保证处理效果,集约利用土地是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使用厌氧发酵、沼气净化池等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还要加强对沼气等有机能源的回收利用,达到节能节地减排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间乡村差别较大,应根据乡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和处理技术。我们必须要重视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积极推动污水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郭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效果探讨[J].上海水务.2018(01).
[2]王革.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