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 张旭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张旭
[导读] 摘要: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森林资源管理,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要想统一协调生态林业和森林资源,必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实践,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服务功能和国民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真正的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
        红河州森林和草原资源管理站  云南省红河州  661000
        摘要: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森林资源管理,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要想统一协调生态林业和森林资源,必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实践,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服务功能和国民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真正的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
        关键词:新形势、森林资源管理、生态林业、发展方向
        引言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起着巨大作用。要使生态林业和森林资源良性发展,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的管理制度。既满足人类所需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社会所需的经济发展功能,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平衡。
        一、现阶段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资源管理意识较差
        森林资源管理中,侧重于森林资源的经济收益,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现象较为常见,这与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存在直接的联系。因管理人员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森林管理问题,致使所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均是围绕经济效益所开展的,这将严重制约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致使大部分森林资源被破坏,过度砍伐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还会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环境,为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管理体制不健全,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要达成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目的,就必须有健全的管理体制作为支持,为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但实际上,大部分林区在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时均未认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内容较为局限,不能有效指导管理工作的开展,这就造成约束作用不强的现象,致使一些资源破坏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管制,尤其是严重的资源浪费行为不能得到应用的惩罚,这必定会助涨资源浪费行为的滋生。
        3、管理方法落实,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在任何行业的发展中,人才的引进都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森林资源的总面积较大,且分布较广泛,再加上我国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我国很多地方的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与此同时,我国森林资源的管理人才较少,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难度。因此,森林资源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吸纳优秀的资源管理人才,壮大我国森林资源的管理队伍,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
        二、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
        1、生态意识薄弱
        在目前实施森林资源管理过程中,很多森林管理者大多数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进行森林资源管理,这种管理方法对森林本身的重视程度还有很大的不足,这就导致森林经常会发生大面积水土流失的现象,造成森林抵抗洪涝灾害的能力变弱。另外在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的时候不注重生态管理还会造成森林内部物种平衡性不能得到有效保持,使得森林灾害的大幅度发生。
        2、法律规章不完善
        要想保证森林资源管理顺利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依靠相应工作人员治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整个过程中结合一定法律规章进行管理。这就应该在制定森林资源管理的时候,对其内部涉及的法律规章也进行全面考虑。但是在目前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规章的完善程度并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制造破坏森林资源的机会。另外在实施森林资源管理中各个方面的利益分配还有不均衡的情况,对林业自身经济效益提升还存在阻碍的作用。


        3、管理技术不当
        总的来说在进行森林管理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对森林自身状态进行全面考虑,还要保证在进行森林管理的时候选取有效的管理技术,这样对于保证森林资源管理的顺利实施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目前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对其自身选取的管理技术还存在不恰当的问题。
        三、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所谓的经济效益就是要发展林业,把其当作生产原材料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效益。生态效益就是指林业的良好发展可以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正面影响。一般来说,森林资源具有3个方面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生态效益的价值要远远超过经济效益。但是在这3种效益当中,只有经济效益让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所以往往最先受到人的关注,而生态效益最容易被人忽视。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生态效益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也正逐渐认识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实质上,生态效益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只是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在初期可能经济效益的收获比较大,在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增长,但是如果到了后期,可能因为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就会使经济发展萎靡或者停止。如果说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不仅能够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保持良好的势头。因此在管理森林资源的同时,必须要注重经济林业和生态林业的统一协调,这样才能够支撑生态林业的良好发展,保证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应确立的发展方向
        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其自身的发展也必定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为此,我们可以认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应将适应社会发展作为基本的发展目标。对于新形势下森林资格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的研究也应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入手。
        1、确立以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为主的发展目标
        生态建设实际上就是通过合理管理森林资源,加大营林生产来提升森林覆盖面积,缓解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经济建设则是指,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分析林业发展的方向,使其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经济增长,注重的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实际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和生态林业发展时,应首先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且将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尤其是在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时,应加大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落实力度,增强林业的生态建设水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林业的资源管理水平和生态林业建设水平。
        2、健全林业发展体制
        首先,要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将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的趋势相结合,探索出最好、最有效的森林资源管理方式和生态林业发展方法。其次,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林业产业的决策部门还要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机制,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和从事生态林业发展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还可以提高森林资源整体的管理水平,扩大生态林业发展的规模,减少森林资源的流失与浪费。最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也要与社会上其它的工作相联系,将人们的需求和时代的特点融入到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中去,体现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的时代性。
        结束语
        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森林资源管理,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要想统一协调生态林业和森林资源,必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实践,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服务功能和国民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真正的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1]李军.对我国生态林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J].才智.2016(01)
        [2]杨章文,吴金花.关于生态林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