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摘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高校附属医院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四川大学华西二院(以下简称“医院”)作为四川大学的附属医院,紧紧围绕建强战斗堡垒的目标,针对医院党支部建设组织提升的影响因素,医院党委从加强政治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制度落实、发挥示范引领等方面提升支部组织力,医院党支部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得到了普遍加强,以党建促发展,从而实现医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
关键词:高校附属医院;基层组织;党支部;组织力
一、医院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意义
支部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体现,是把广大党员、群众和各种社会力量有效组织、凝聚起来,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共同奋斗的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都提出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并明确“坚持把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建强基层党支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完善制度机制、优化组织设置、建强带头人队伍,以党建促发展,从而实现党支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促进、双提升。因此加强组织力建设是推动医院党支部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的重要抓手,也是确保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的有效措施。
二、影响医院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原因
在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新形势下,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有了更高要求,对照要求和实践来看,医院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优势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建设:医院党支部存在涵盖科室多、党员分布不均等特点,采用了多科室合建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尤其是行政党支部,大多是由多个部门构成。由于部门间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地点比较分散,导致党员间互动交流较难,难以开展针对性党员教育和服务工作,党员归属感不强,以致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其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队伍建设:医院临床党支部支委中,大都是首次担任支部书记、支委,党建经验不足、完成党务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的创新意识,使其难以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发挥“头雁”作用,难以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致使支部规范化建设弱化虚化、流于形式。
(三)制度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落实效果不理想,个别党员党性不强、组织生活纪律不强,支部活动重形式、轻实效,内容缺乏新意,组织学习机械死板,灵活性不够等问题,导致党建与业务融合度不够,存在“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
三、医院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路径
医院应开展以“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发挥作用强 ”为主要内容的 “四强 ”党支部创建活动。把“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及“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作为支部工作重心。为不断强化“四强”党支部建设、提升支部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工作覆盖力、自我革新力,医院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狠抓落实,以调动党支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路径,真正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突出政治功能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
党支部要强化政治意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党绝对忠诚,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是压实政治责任。强化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带头人作用,支委班子成员自觉认责、履责、担责、尽责,保证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制全面落实。
(二)突出主体功能,提升组织凝聚力
一是配强配齐支部班子,加强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医院党委在配备支委班子上,选拔出一批优秀业务骨干充实到党支部书记、支委岗位。每年组织开展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训,实施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业能力等提升工程。通过调整优化、配齐配强支委,一支政治鲜明、执行力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的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基本建成。
二是严格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和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把党员入口关,加大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发挥基层党支部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党员意识。全面推行“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行动,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那样“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使党的形象在群众心中树起来、立起来。
三是探索党建新模式,提升创新创造力。医院党委挖掘医院党建工作亮点,重视打造“星火燎原微党课”等党建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医院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践活动赋予文化内涵。各党支部开展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三会一课”载体多样化,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确保党支部活动全覆盖。通过组织义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实现与党员的良性互动和积极参与,把开展支部活动的过程转化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通过活动凝聚人心和力量,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向心力。
(三)突出组织体系健全,提升工作覆盖力
医院党委按照将“支部建在科上”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完善组织体系,提高覆盖有效性。除行政科室之外,临床科室全部实现“支部建在科上”,部分科室还实现“支部建在病房/区”。通过调整优化,把党建工作的链条延伸到每一个领域,确保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每个党员都能及时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使每个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都能充分发挥,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由两根“平行线”拧成“一股绳”,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向共赢。
(四)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自我革新力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做到长管长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完善责任体系,制定《党支部党建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明确具体目标要求,强化党建工作督查考核,将支部党建考核与党支部的“三分类三升级”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建立管理台账、抓好整改提高,推动党支部晋位升级、整体提升,确保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纯净党风政风。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引导党员定期进行“党性体检”,促进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将高校附属医院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打通神经末梢”,才能走稳走实“最后一公里”。医院党支部在工作实践中,应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工作覆盖力、自我革新力,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四川大学党建研究课题和党建特色活动专项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