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对于城市活动的意义及改造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周岩
[导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城中村的由来和现状普遍情况,通过对国内各城市城中村的现状情况的调研,总结分析了城中村对于城市活动的影响及其存在价值,对比了不同城市对于城中村的改造方式,提出了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相关建议。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1
        摘要:本文论述了城中村的由来和现状普遍情况,通过对国内各城市城中村的现状情况的调研,总结分析了城中村对于城市活动的影响及其存在价值,对比了不同城市对于城中村的改造方式,提出了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更新;外来人口
        1.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要发展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城市集聚发展的趋势愈发显著,人口要素的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吸引人口,留住人口,成为抢占城市发展机遇的新任务,而面对一二线城市不断高企的房价,往往成为阻挡在外来人口面前的一堵高墙,尚未完成城镇化建设转型的城中村由于低廉的租金成为了众多外来人口能够进入城市中心区工作和生活的一根救命稻草。
        2.城中村的由来
        2.1城镇化进程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从1949年起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镇化建设初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处,我国城镇化率不足11%,由于发展路线经历了多次重大调整,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过的城镇化率也有18%,年均增长仅0.24个百分点。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发展重新向城市聚焦,到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36%,年均增长达到0.8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我国明确了已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城市数量快速扩大,城市规模高速扩张,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此时期工业生产成为发展重心,以产建城,以产养城成为普遍的城镇化开发模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速了人口集聚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工厂大院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产物。进入21世纪,我国开启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动机,进入了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间,截止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年均增长达到1.2个百分点。
        2.2城中村的出现
        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加速集聚,城市开发边界高速拓展,城市中心区也进入了高强度开发时期。城市边界的扩张,势必会将原有的村镇吞并,这个过程中一些尚未完成土地以征收的原有村镇就成为了我们今天口中的“城中村”。
        关于城中村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城中村就是上述在城市扩张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村镇。广义的城中村则同时包含了城市建成区内,尤其是城市中心城区内存在的历史遗留的低密度开发区域,这类区域的共有特点是住房年代久远,品质较低,内部环境脏乱,人员混杂,住民以低收入群体为主,北京市且不乏刚刚进入这个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早在1999年广州市的150万外来人口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85万间出租屋内[1]。深圳1500万非户籍常住人口中,71.2%居住在城市边缘区的城中[2]。可见城中村的包容性对于接纳城市外来人口的重要性。
        3.城中村对于城市的影响和价值
        3.1城市历史的载体
        城中村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遗留下来的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城市发展之初的起源地,虽然今天来看城中村的居住人口以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和本地低收入群体为主。但城中村也同样保留的这座城市早起人口集聚地的生活场景,斑驳的街墙、潮湿的空气、污水淤积的巷弄,踏入城中村的瞬间如同时空穿越般,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空。我们能够清晰的在城中村的物质环境和生活场景中看到一座城市早期的样子,它不仅承载了底层人群对于生活尊严的需要,更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3.2外来人口的避风港
        随着各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城市中心区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集聚区,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直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需求。这为想要到大城市打拼,希望改变自身命运的年轻人和外来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我们也看到,这类群体更多从事的是收入相对较低的服务业,绝大部分人群的收入仅在最低工资线上下徘徊。

城市中心区高昂的租金自然成为他们不可承受的负担,而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缘的城中村就成为了这类群体的少有的落脚点。即便居住环境较差,也仍然避免了选择居住在城市外围而产生的动辄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成本。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充足的休息时间显然是更为重要的。
        3.3城市活力的另一种体现
        城中村往往被视作城市的灰色空间和非正式空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天城市化进程中,急速扩张和定位过高所造成的鬼城和城市活力不足的问题反而是城中村中不会存在的。城中村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和流动性、街头活动的非正规性见证了它自然生长的过程。这种自伤而上需求导向的空间活动模式,正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自我生长一般,城市空间体现出一种自组织的布局模式,街道狭小、不规则,虽然可能造成盗窃等犯罪率的提升,但同时伴随着今天城市中所不能见到的市井生活的活力。
        4.不同城市的城中村改造模式
        4.1深圳模式
        深圳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统筹、节约集约、保障权益、公共参与”的城中村改造机制,通过引入市场资本,将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转换为灵活自主的市场行为,将土地收益向市场释放的同时,也降低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财政风险。市场对于城中村项目的兴趣也逐步提高,城市更新项目的年投资额从2009年的不足70亿元,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250多亿元,成为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项目。
        4.2上海模式
        上海市于2013年发布《关于上海市开展“城中村”地块改造的实施意见》[3],以加快推进上海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提出“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分类指导,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改造方式以土地储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公益行项目建设等方式为主。上海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先进行土地收储整理,再讲土地推向市场。
        4.3北京模式
        北京市的城中村规模颇为庞大,且城市居民的产权意识和维权意识也相对较高,拆迁政府的难度非常大。北京提出“一区一策、一村一案”的针对性措施。在统一政策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土地征收方案,以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优先,切实提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具体执行中结合北京市土地出让政府的相关条款,严格执行收回闲置土地,对满足条件的土地执行无偿收回,对有困难的企业也给予一定的补贴,通过政策的严格执行来降低土地收储成本。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对于处于城市建成区内,已经转为城市用地的区域,按照危旧房屋对待,并妥善安置居民的还迁和补偿。对于仍属村庄用地的,按规定进行土地征转,对村民未来的安置则以集中安置为主。
        5.结语
        城中村是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是外来人口和低收入群体的避风港,也体现的一座城市别样的活力。对于城中村的改造不能冷冰冰的一刀切,将城中村简单的拆除,在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存量时代的今天,要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将城中村的改造纳入城市更新项目中,结合各个城中村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进行拆除、修复和保护。最大化利用城市的存量土地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进入土地与资金的良性循环状态,一定要避免将城市更新项目做成城市的负资产。另外,城中村的改造要重点考虑对原住民的妥善安置,通过建设限价房和廉租房为城市外来人口和低收入群体保留一处城市的落脚点和避风港。
        参考文献
        [1]房庆方,等.城中村:从广东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J].城市规划,1999(6).
        [2]叶裕民.特大城市包容性城中村改造理论架构与机制创新——来自北京和广州的考察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5(8).
        [3]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等.关于上海市开展“城中村”地块改造的实施意见 沪府〔2014〕24号[Z].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