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蓝城青州房地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7
摘要:作为传统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式住宅景观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景思想、构景手法、构景元素进行了现代化的处理与再现,其中蕴含了传统文化的高雅意境和现代视觉艺术的特色,使建筑美与自然美更好的融合。
关键词:新中式住宅景观;古典园林艺术;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追求灵动、婉转、远逸之感受,在园林营造上追求因地制宜,布局规划上注重得体合宜、互相借助,使园林在整体上充满生机,达到含蓄幽深、天人合一之意境。不管是园林还是空间都有一定的尺度,多个尺度之间的碰撞形成了非常理性的数字推演,它是置于艺术感受之内的理念,正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空间特性,引导我们去思考和构思。
1 中国古典园林建造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建造采用写意手法,确定立意为整个园林建造的重点,在自然天成的环境中,对山水、植物进行艺术提炼,并引入亭、台、楼、阁、榭等建筑作为缓冲空间,赋予园林人文情怀。园林艺术的开辟将生硬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于一体,丰富了中国古典艺术内容,与中国水墨画相结合,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喜爱,在园林中人们可游、可憩,身临其境,是建筑与人工化自然的艺术环境综合体。中国园林犹如抒情诗一般,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之感,园中容情于景,而此景则是人可以用视觉、听觉、触觉感受到的景,在游览间流露出的浪漫、雅致、宁静、安逸的情怀,使得古往今来的游人为之惊叹。
2 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思想
2.1水墨画的三维表达
中国园林景色犹如立体的水墨画,有槛下游鱼无数,窗外风吹花影,亭内观山揽月等巧妙景致。动静结合间景色怡人,宛然如画。譬如扬州的瘦西湖,有“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之感。园中植树造林,更是调节画面不可缺的一笔,宋人郭熙说到:“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云烟为神彩”,陈从周说过“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大可了解到树木对于整个园林的建造与艺术氛围营造起着重要作用,应注意的是,园林中对树木栽种一般选用当地树木品种,不以奇致胜而以观赏为主。
2.2古典文学的传达
古典园林的创造首先是由文人开始建造的,这是由于古代封建制度中对建筑等级有着严格的规定,文人士大夫为摆脱种种束缚,表现出了强烈的园林化倾向,文人士大夫参与造园,把诗词中风、雅、颂渗透于园林的建造中,增加了园林的意境美,使得园林景致更加诗意化。园林艺术被视为历史的宝贵珍品,引无数游人百看不厌,其重要原因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园中的文物古迹,更是丰富了园林的底蕴,增加了游客的联想,提升了园林的文化底蕴,更耐人寻味。
2.3儒、道、佛三教的渗透
园林多是建立在儒家治世哲学之上,寓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提供了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影响了宋代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建造目的。道家美学则直接影响园林的设计手法,在设计建造上完全是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这种自然式园林形成的原因在于“道法自然”,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佛学将审美与艺术中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佛学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成了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
3新中式住宅景观中古典园林艺术的运用
3.1在空间设计中充分运用写意象征手法
住宅空间从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取向中汲取设计元素,运用以小见大、框景等艺术手法,寄大情于小景,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在空间内植入土黄色的开放式中式建筑,发挥着组织景观、分隔空间的重要作用,并在临近绿地空间的位置设置连续的灰色长凳,以供休憩者休闲娱乐,配合不远处的纯色圆框建筑屏障,将建筑与自然两种要素相互穿插搭配,既实现了墙体的分隔功能,同时也共同构成了“向外看”的格局。整体而言,通过大面积的虚实交错,以抽象的景观来暗示含蓄的园林景观,烘托出清淡、隐逸的氛围,让居住者更好地感受诗情画意的舒适意境。
3.2中庭空间设计
中庭空间借鉴了古典园林艺术中追求自然的造园风格,在景观设计上随着园景随机变化,突出自由精致写意的特点,寻求自然与生活空间相呼应的园林之美。具体而言,设置简洁流畅的建筑语汇,基本采取了自然色彩与纯天然的建筑材料,比如选择原木色的木质材料,在铺装材料上选取青色的石材,这些自然美感与空间园林相辅相成,突出景观的自然属性,给人开阔深远的空间意境;在中间空白区域设计大面积绿地,以桃树、小灌木作为点缀,在空间两侧种植高大树木,打造出形式简洁而意蕴丰富的空间构图;并在空间一侧设置阶形小径,使园内各部分衔接自然,让住宅景观可赏可游,也打造出起承转合的空间节奏,达到移步异景的艺术效果。
3.3入口空间设计
入口空间巧妙运用了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景手法,采用虚实结合、内外景相借等手法,挖掘古典园林文化的旨趣,不断丰富景观画面的层次感。居住讲究“静”和“净”,讲求环境的平和与建筑的含蓄,引入中式庭院的生活理念。通过设置框形铁格栅与圆形铁门,实现自然景观和住宅景观的高度融合。在入口空间既可以欣赏到空间外的自然美景,提高景观空间的纵深感,同时也使得住宅景观在中式古典的设计中透着现代主义,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简练。
3.4对水的元素进行合理运用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使得空间更具灵动性,如果说山是刚毅的体现,那么水则能体现柔软的心性、谦逊的美德,所谓“上善若水”很好地诠释了水的特性。水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园林塑造中静态的水会偏死板,如何将其动静融合,人在其中既能感受到静谧的氛围也能体会到它内在的无限和涌动,这变成了古人们营造水景的思考。在众多静态水景的塑造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接近水面的建筑实体都会有意识地凹进去一部分或者在水的周围放置很多不规则的石头,这样水塑造的尺度不会太大而我们却看不到水的终点,会觉得这个水还很远,它一直静静穿梭在人看见的现实的和想象的空间里,在一定层面已经出现了动势,绝对的静被打破,形成了相对的动。在内部空间中水也是设计师们青睐的造景方式,水是空间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载体,静态的水被隔离在相通又不相见的空间里,虚与实的形式美尽显眼前,会让人有种想在空间中穿梭、游走的冲动。静态的水在长方形结构的空间中可以形成无限的延伸,会让人感觉水在静静地向远处流淌,无声无息,这种流动实则不存在却能被感知,这种感知带动了空间运动,水的灵动性得以凸显,空间获得活力。
总之,园林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文学、绘画、摄影、哲学等领域都有大量的研究,学者们都在用不同的视角诠释着它的精髓,对它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分析引导人们去找寻塑造室内外空间的方式,引导人们去发现时间带来的设计感悟,让人们去找寻空间与空间的互动对话关系,推陈出新,促使设计思路产生创造性的转换。
参考文献:
[1]白桦琳.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2]计成.园冶[M].倪泰一,译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20.
[3]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