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浙江温州 325700
摘要:白蚁是多种多样的,很多国家的林业资源都受到白蚁的破坏,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控制白蚁的主要手段是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能产生更好的结果,但对自然环境和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我们不再使用氯丹和贻贝,但目前使用的白蚁控制剂也有污染的危险,如溴腈,因此,生物技术的使用是一种更为无害环境的手段。
关键词:白蚁;防治方法;措施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的提高,化学剂日益引起人们对自然破坏和健康威胁注意。目前,关于白蚁的研究表明,对相互竞争的白蚁生物体的研究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大多数白蚁控制仍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实地试验的不足阶段,保护环境和无污染意味着,生物控制白蚁将是今后控制白蚁的主要重点和趋势。从自然来源提取毒品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植物组织中作为重要微生物的内源细菌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大量物种,生产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探测真菌和农药,是白蚁控制形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白蚁的生物防治现状
1、利用昆虫病原线虫有效防治白蚁。为了控制黑翅森林白蚁,可以利用嗜育型线虫和异质动物,进行更有效的控制,结果表明,在热带雨林中,有大量的黑翅森林物种,线虫是控制白蚁最常见的杀虫剂。
2、利用病原微生物有效防治白蚁。现阶段,用于控制白蚁的致病性微生物仍处于试验阶段,一般将致病性微生物分为两大类:真菌和细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直接接触到欧洲和美洲的地方性白蚁。在金胚中,内毒素和粒细胞混合物达到白蚁死亡率超过95%。但是,实地对白蚁种群的细菌控制没有得到证实,在实验期间,真菌-黄霉病等都在白蚁防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
3、利用中草药来防治白蚁。我国长期以来种植药用植物。经过长期的实践,已经发现,大多数药用植物都有更为明显的杀虫剂,大量的活性植物卫生物质正在使用。在白蚁和烟草植物中,如长期种植的植物中,使用诸如葡萄和醉鱼等野生植物,作为一个烟幕剂,这是一个很好的熏蒸黑翅白蚁。
4、利用抗生素来防治白蚁。在我国,使用的抗菌素是白蚁控制,通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对白蚁产生积极的抑制作用。大量的杀虫植物活性物质被应用到 白蚁生物防治当中,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可提高白蚁控制的效率,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成维生素。实验室研究表明,在浓度为25.0毫克/升的毒血症中,可以通过与白蚁接触来处理,经过 24h 之后,白蚁死亡率能够达到100.0%。
二、生物防治研究
1、实验室与野外环境存在的差异。在实验条件方面,光辐射、温度和自然环境湿度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现场试验往往是在树木较多的地方进行,气候因素较多,自然环境因素不稳定,将试验药剂应用到自然环境当中,无论何种生物防治手段,如果较长时间处在自然条件下,致病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实验室和野外环境存在空间差异。在实验室里白蚁存活在培养皿里,空间受到严重限制,药品的浓度稳定,狭小的空间使白蚁无法避开致病源,很容易发生感染。病原体可以很容易地被传染,即使是在最低的致死浓度下,它们也会影响白蚁群。然而,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制剂很容易被空气、光等多种因素冲淡和降解。
3、白蚁群体防御产生的影响。由于白蚁的栖息地比传统的农业害虫更为隐蔽,因此,对白蚁的全面管理办法不能完全适用。在实地,病原体无法有效地隔离,因此必须扩大预防范围。白蚁巢的结构复杂,生存空间和群体相对较少,病原体通过白蚁完全扩散的可能性不大。这种复杂的生活条件对病原体的扩散构成了重大挑战。在使用线虫控制白蚁的实验中,如果有更多的白蚁巢,则大量白蚁被转移到远离污染区的安全巢。
而高分子蛋白毒素相互间的作用比复杂,在野外土壤条件下呈现不稳定性。
三、白蚁防治发展趋势及对策
白蚁是破坏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同时又是地球物质循环的积极参与者。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环境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内外研究者不断研究开发新的白蚁防治技术,目前,已逐渐呈现新的趋势,同时形成了新的理念和防治策略。
1、建立土壤化学屏障质评体系势在必行。目前,控制白蚁,通常使用化学方法,利用农药有毒土壤对白蚁设置土壤化学壁垒,是控制白蚁的一种方便和有效的方法,应该建立起一个系统完善的土壤化学屏障评价体系,这将通过统一行业标准来规范建筑质量,有效防止白蚁的标准化、科学污染和质量污染。土壤化学屏障建立一个评估土壤化学屏障质量的国家系统可以保证土壤化学屏障的质量,保护住房开发商和广大购买者的利益,可以提高白蚁行业的社会声誉,必须发展白蚁防治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对土壤化学屏障进行定性评估的制度,以防止家庭中的白蚁。
2、生物源白蚁防治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生物源农药由于其具有环境污染小、作用方式独特,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选择性强,对人、畜及天敌毒性低、开发和使用成本相对低等特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它主要包括微生物生物农药、植物生物农药和动物生物农药。近年来,还广泛研究了白蚁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真菌、线虫和其他可能杀死白蚁的微生物。许多专利以及许多植物和新陈代谢产品都有助于它们的转移和白蚁中毒。虽然大多数研究目前都在室内进行试验,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加速,可以预计生物基因农药将在今后成为新的、无害环境的白蚁控制手段。
3、生物防治将成为白蚁防治工作。尽管多数白蚁生物防治工作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野外测试工作不太理想,但环保、无公害的特点决定生物防治将是未来白蚁防治工作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利用基因改变的技术控制白蚁将成为白蚁研究,特别是Hussender和其他研究的热点,关于将热液微生物用作传导和从外部来源转移基因的载体的问题,在使用肠杆菌作为载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白蚁肠道可能有11周的时间,并建立了一个可持续的社区系统。这些研究的结果为利用基因改变的技术有效地表达有害的外来遗传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这方面,必须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虽然基因侵袭性细菌在白蚁肠道中有效地表现出来,并成功地被其他白蚁物种感染,必须进一步解决白蚁肠道长期稳定和土壤迁移的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白蚁有关的许多问题将成为众所周知的,新的绿色白蚁控制技术最终将取代传统的高毒性高污染化学品[3]。
林业工程对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林木的养护工作,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尽管白蚁生物防治的实际应用研究进展缓慢,但是社会发展对人居环境的重视要求未来白蚁防治技术必须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在我国的白蚁防治事业中要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加大白蚁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为友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智博.探析新时期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及白蚁生物防治[J].中外企业家,2018(19):128.
[2]李晓环,张立军.探析新时期林业工程白蚁生物防治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8(12):190.
[3]杜晓瑜.浅谈林业工程白蚁生物防治管理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7):12.
[4] 林雁,郭红,张悦. 阿维菌素类似物对白蚁生物防治研究概述[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8(6):70.
[5] 郭建强,龚跃刚,雷阿桂.伊维菌素对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的毒效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16(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