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术及质量控制 王俊岩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俊岩
[导读] 摘要: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代表性技术,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具有施工效率高、质量好、人工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扶持下,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之中。
        身份证号码:23082619800531xxxx
        摘要: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代表性技术,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具有施工效率高、质量好、人工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扶持下,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之中。发展装配式建筑,其质量管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就曾出现过质量问题,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暂缓推广应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由于政府部门近年来针对“装配式建筑”出台的相关规定、方案,在政策支撑方面给予了装配式建设领域便利、广阔的发展条件、前景,使装配式建筑工程规模、数量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长,并收获到了诸多喜人的建设成就。然而,装配式建筑在目前仍为较为新颖的新兴产业,装配式技术同样为前沿性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需面对大量施工挑战,可造成最终建设成效与预期设想存在明显差异。对此,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完善、更新装配式技术,逐一攻克工程施工考验、难题。强调工程建设中的工艺技术操作标准,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可在预定工期内保质保量的顺利竣工。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模数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预制厂的工业化生产,运输至现场装配式的施工,在建造的过程运用信息管理技术,体现了建筑工业化。(1)在对建筑结构拆分、拼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数制对构件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工业的批量化生产,从而降低构件的施工成本。(2)在预制厂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加工生产构件,由于构件的生产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构件的尺寸精度控制在毫米的误差,构件的强度高,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建造的成本。(3)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起重机械的吊装、拼接形成整体。无需现场养护,施工速度快;构件尺寸精度高,墙体的垂直度和板的平整度高;减少了现场的现浇工程量,对环境的影响小,实现了环保的条件;现场施工人员少,提高了人工的工作效率。(4)运用BIM等信息管理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增加参与单位的沟通和信息共享,避免管线布置不合理等建造问题的出现,实现了科学建造的目标。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墙板安装施工要点
        预制墙板安装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灌浆技术、PC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技术。在灌浆施工中,首先拌和浆料,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配制,加入适量的水。多次搅拌,确保浆液达到均匀状态,然后静置排气。这一过程要尽量在15min内完成,要确保拌和的过程不会受到阳光直射,从而保障浆液的拌和质量。其次进行灌浆操作,控制好灌浆量,确保达到充实的状态,避免出现外溢的情况。在灌浆操作中,需要确保选择的钢筋符合施工标准,直径控制在12mm~40mm之间。在灌浆之前,需要了解现场的温度情况,做好控温工作。完成灌浆后需要对构件做好养护工作,将温度控制在5℃~30℃,如果温度超出这一范围,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理,做好养护工作。完成灌浆后的24h之内不能出现振动,并定期检查灌浆材料的强度,确定强度达到35MPa之后,然后进行后续的各项施工。2PC板安装,首先,PC板在运往施工现场前,应依托工区现况、建设标准对其实施固定工作,继而才可将其运输致作业区指定位置;其次,在PC板安装环节,需将其暂放于堆放架中,吊装任务可采用建筑结构顶层的预留吊环辅助完成。此外,为保障后期安装环节的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应将PC板紧密贴合于预制墙板,以此达到整体拼接的施工目标;最后,拼接技术操作完毕后,需对PC板安装位置实行检查、校准工作。将混凝土的分层浇筑设定为作业落脚点,确保浇筑具体高度、厚度与施工标准要求的契合性。
        2.2节点防水措施
        装配式工程项目的外墙防水施工,施工单位应突出“优先导水、防水辅助、防排结合”这一设防工作根本准则。

利用科学设计、制定排水路径的举措方法,导出已渗透于接缝中的水,搭配添设排水系统,防止自然水不断渗入室内。针对性使用水流基础的“自然垂流”定律,对墙板接缝样式设置为“内高外地”企口型。强调减压空腔,预防水流受毛细效应大量倒吸于室内。除混凝土形式化的防水方式外,施工单位还可运用橡胶质地的止水带及密封胶,保证预制墙板整体密封防水系统的稳定运转,实现高质的防水施工。
        2.3预制窗体及楼梯施工
        在窗体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窗台的方向,然后利用螺栓将窗体提前预留的螺母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调整工作,保障窗体的安装施工质量。在楼梯施工中,需要根据楼梯的大小形状准备吊具,在每个构件上标注好序号,然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吊装。为了确保吊装的合理性,在施工前可以设置控制线,便于施工人员校对轴线和标高,确保楼梯的平衡稳定。
        2.4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要点
        在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中,首先需要检查好各部分的质量问题是否完整。为了确保安装的平稳性,还需要采用模数化的吊装梁放置叠合板。为了防止叠合板出现破损,无论是起吊还是停顿,都需要保持平稳性,保障叠合板的质量问题。其次在阳台吊装过程中,控制好阳台的停顿位置,确保阳台吊装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在安装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速度,保障阳台的水平。安装结束后再次进行校对,确定位置,保障施工质量。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3.1技术措施
        a.强化设计施工图审核,在组织施工图审核时,识别重要的质量因素并对重要质量因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b.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控制构件的生产精度,避免预制构件安装偏差。c.对重点的施工工序进行监控测量,保证有专人负责,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d.通过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加强监理单位监督,建设单位巡检,施工单位贯彻“三检制”。
        3.2完善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
        本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各种制度等,通过其落地与执行,从宏观上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依照这些规范标准,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PC建筑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以及对工程进行验收,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与奖惩,以确保PC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这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各种制度,也为施工企业进行PC建筑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指导与抓手,施工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我国市场经济年度增收稳定的积极性带动,工程建设领域实现了跨越式长足进步,发展要点呈现出日益商业、绿色、技术、市场化的显著特征。施工单位在日常运用中侧重总结、归纳有效性施工经验及建设风险,随我国工程建设、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优化、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建设环节。采取合规且匹配作业区各项现况的技术质量管控措施办法,大力保障施工现场基础建设安全与施工质量,促进装配式工程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连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2]胡跃军,邓培初,喻晓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铝模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施工,2019,41(09):1681-1684.
        [3]吴红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居舍,2019(05):66.
        [4]顾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J].四川水泥,2018(10):108.
        [5]刘晓晨,王鑫,李洪涛,郑卫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08.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