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 吴东强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吴东强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提升,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进步。
        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11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提升,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进步。土木工程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也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遇。施工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为土木工程建设带来了更多保障。本文就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优化
        土木工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今社会中,人们对于土木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保障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和质量,有必要加大施工技术创新力度,解决以往施工中存在的安全及质量问题,进而达到最终的建设目标,推动土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几年,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较好发展,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因技术不足引起的安全质量问题仍然存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首先,人们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健全,很多理论知识与实际施工无法有效衔接起来,这就导致土木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理论技术知识无法指导现场施工,选用的施工技术难以发挥优势与作用等问题的存在。
        其次,我国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方面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完全控制,使得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难以达到规范要求,阻碍了施工技术的创新,增加了安全质量问题的出现频率。鉴于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就需针对现存问题,加大研究探讨力度,加大技术创新落实度,完善施工方案,以此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
        目前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对于深基坑支护的安全质量重视度不断增强。故而要考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创新,提升高层建筑的基层稳定性。如果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差,基坑开挖较深而周围的土地比较松散,必须做好土方挖掘过程中基坑的支护处理,运用桩锚结合的支护体系,以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来完成支护工作。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创新形式下的产物,在保证结构稳固性的同时,可控制位移、滑落等故障问题。该技术创新优势体现在:
        一是桩锚支护结构。对于较为复杂的地质结构,传统支护方式无法维护结构稳定性,桩锚结合的支护系统可以根据预应力锚杆、锚套管进行施工,提供有效的锚拉力,尽可能地减小支护排桩的内力,防止基坑变形。
        二是旋挖技术。将其与钻孔灌注桩施工结合起来,能够规避钻孔开挖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实现质量的科学把控。
        三是支护和承重结构的结合,是由连续墙、地下室墙体、临时支护结构共同构成的一体化建设结构,实现了支护与承重结构的结合,同时具有支护和承重功能。利用该施工技术可以加快工程进程,降低了施工造价。
        2.2预应力技术创新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大跨度土木工程结构施工及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广泛应用。目前预应力创新技术以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两者为主。粘结预应力技术能够降低施工中存在的摩擦阻力,为后续土木工程维护提供良好条件。该技术的优化和创新,使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磨损较小,应用越来越广泛。
        2.3混凝土技术创新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目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被称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该技术对于资金成本消耗较少,土木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得到维护。在以往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会因为抗拉能力不足出现各种问题,而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后,则规避了这一问题,增加了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的产生,且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确保整体的安全效果。另外,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利用直螺纹接头进行有效衔接,增强了钢筋的稳固效果。


        2.4防水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施工中对防水的要求较高,如果防水施工出现问题,基坑内部会存在严重的渗水或积水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侵蚀结构,最终产生裂缝等病害问题,致使建筑工程变形、位移,威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常见的防水技术以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抹技术为主,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的技术。该技术使用前要先做好屋面墙体板缝及节点的科学处理,提高墙体结构质量。在实际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全面掌握材料的属性,注意施工工艺,在涂抹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时要注意涂抹均匀,涂抹第二遍之前必须等到第一遍涂抹的涂料已经干燥成膜。另外,技术应用中,涂抹的防水层可多涂刷几遍,以达到防护的效果,减少渗水带来的不良影响。
        2.5节能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对能源需求量不断提高,能源过度开发导致危机的生成。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为解决能源危机带来的影响,在施工作业中,应加大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力度,根据现今实际情况,不断尝试技术优化和完善,从而推动施工作业的开展,优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创新型节能技术体现在墙体结构和施工材料两方面,如太阳能技术、隔热保温技术、节能门窗技术等,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优化了建筑质量,还可节省更多资金成本,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技术含量增加
        在土木工程施工作业中,可借助先进技术的引入实现工程质量及环境检测,准确掌握土木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并在发现问题时快速给出处理方案,以提高作业质量。如在工程费用核算中,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核算速率,增强准确性,避免以往人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还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块的建设,实现土木工程的科学化管理,完成质量、进度、成本等的科学化动态管控,进而维护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降低问题的产生几率。
        3.2生态化趋向
        生态化趋向的发展是为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能源过度消耗问题。通过该模式的转变,可加深人们的环保意识,正确看待土木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及自然资源间的关系,从而合理规划土木工程施工方案,避免问题的产生。同时,在生态化趋向的作用下,对于施工材料、设备仪器等也应加以科学管控,防止随意浪费,并将环保节能理念融入日常作业中,以改善土木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
        3.3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作业中来,并通过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土木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更多可靠、便捷的支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在未来发展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并与各环节作业有效结合起来,以实现对土木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实时化监督和管控,做到资源材料的科学配置与处理,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此外,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构建专业、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加强管理效果,加快问题或故障的识别率,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并达到最终的建设目标。
        4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创新优化是维护工程质量和安全,快速解决施工中存在问题,提高土木工程最终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加大对其重视力度,大力推动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实现现有施工技术的改革和优化,发挥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效能的发挥,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锋,陈吉帅.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J].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1).
        [2]马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初探[J].城镇建设,2020,000(003):66.
        [3]高明德,乔勃.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创新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4).
        [4]武锦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策略[J].新材料新装饰,2019,001(001).
        [5]王彦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创新[J].名城绘,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