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璐
广西省南宁市银海三美学校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分为多个模块,除阅读、完形填空外,还包括写作,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而在指导平行班学生在写作中使用非谓语的时候,更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学方案,借助仿写、续写,以及小组合作写作等形式开展。
关键词:平行班;写作教学;非谓语;高中英语
引言:高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而随着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更注重考查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理解。在指导学生如何将非谓语应用在写作文章里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平行班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单词储备量也尚可,应当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非谓语的主要形式,先布置仿写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写出包含非谓语的短句,再逐步提高难度,最终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非谓语。
一、平行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一)对非谓语语法运用不熟练
就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来说,引入非谓语可以切实提高中等生的写作水平。而我国目前多数平行班学生并未在写作中灵活运用非谓语语法,也没有使用高阶语法的习惯。而由于没有有效使用非谓语语法,会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没有层次感,在考试中拿不到高分。
(二)并未完全掌握非谓语语法知识
和单纯讲解知识点不同的是,基于写作教学讲解非谓语动词,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而平行班学生本身的学科素养较差,没有完全了解非谓语语法的使用规则,这也就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去使用非谓语语法。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有关非谓语动词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相应的语法知识。
二、指导中等生写作中使用非谓语的方法
非谓语动词分为三种形式: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对中等生而言,如果仅依靠课上有限的时间显然无法保障学生可以充分掌握非谓语动词的使用方法,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入该语法知识,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一)借助思维导图和例句解析非谓语语法使用规则
考虑到中等学生群体本身对非谓语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和例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非谓语动词的使用规则。课上,教师可以利用10-12分钟的时间围绕思维导图进行讲解,从“不定式作主语时,谓语用单数。
往往用it 作形式主语,把不定式放在谓语后面”开始,引出一个例句-“It took...”/“It is...”等等,让学生自己尝试去总结,在课堂上留给其10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其在理解了不定式作主语时的语法规则,谓语应当用单数的规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布置相应的仿写任务,要求学生在当堂完成一篇80个单子左右的写作任务, 文章中要出现至少有三个句子是由不定式做主语的。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再次强调思维导图中的重点,确保学生可以完全掌握相应的语法规则。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要求同桌之间互换作文并找到使用非谓语动词语法的句子。
(二)依托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写作教学
就非谓语动词语法知识点而言,为了促使学生养成在写作中使用该语法知识点的习惯,也能够正确使用该语法,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模式,给定一个句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探究,解析如何准确应用。
例如,以“动词+宾语+不定式(to do )”为例,考虑到学生有一定基础,但是在知识点掌握上还存在一定遗漏,可以就“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做宾补的动词”为主题,分阶段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其中,第一阶段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以四人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做宾补的动词,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会联想之前所学习到的相关单词,而为了让每个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可以得到保障,教师还应当将每个小组整理单词要求限定在10个以上。通过第一阶段的小组学习,可以起到扩充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教师先要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举例,对句型进行解读-“I want you to speak to David”,其中“want”即为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做宾补的动词。在此基础上,再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 按照期末考试作文的标准给小组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其在15分钟内完成写作任务,其中至少要使用三个可以用动词不定式做宾补的动词。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学生可以切实提高对非谓语动词相关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结束语
非谓语作为高中英语教学阶段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丰富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熟悉非谓语在写作中的应用为根本目标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可以灵活使用非谓语。对学生而言,在接受系统的教学后可以清楚的掌握非谓语的语法规则,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更可以有效提升其综合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朱雅红.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以《非谓语复习及其写作运用》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 No.313,No.314(Z3):82-86+183.
[2] 李映迪. 高中英语语法情境教学研究——以"非谓语动词复习"为例[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5(12期):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