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琼琼
平潭城关中学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总体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阅读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程制定的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内容第一个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交流。建构阅读整本书特别是建构阅读整本名著的经验,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走进名著,语文课堂会更精彩。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整本书阅读 名著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总体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阅读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程制定的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内容第一个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交流。建构阅读整本书特别是建构阅读整本名著的经验,正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散文大家刘白羽也曾经说过:“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的确,名著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中最灿烂的瑰宝,它集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于一体。广泛认真地阅读名著,会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等的种种知识,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养料来充实自己。
对高中生而言,阅读名著则能受到更为切实的好处。
首先,能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阅读名著可以培养语感,还可以了解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到不同作家在选材、构思、立意方面的不同之处。
其次,能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不同的名著有不同的特点,作家驾驭文字的方式,布局谋篇的手法各不相同,阅读名著可提高写作技巧。经常阅读名著的同学在选材、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都会比别人高出一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高考全国卷虽然没有明确的名著考查题型,但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多有涉及名著内容,因此名著的地位以及名著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但是随着高考命题由福建卷改为全国卷,取消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建构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已迫在眉睫了。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觉阅读名著呢?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走进名著的世界,只有在学生阅读了名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谈更高层次的思考或者是鉴赏。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名著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首先,合理计划,细致分割。名著教学一定要有计划,为了实施方便,可以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每册都有两篇名著导读,我们就可结合课本对名著的教学要求,指导学生一个学期比较细致完整地读完两本名著,做好详实的分类读书笔记并保存好,每个假期也是如此,教师做好安排指导,每个假期读好一本名著。
其次,激发兴趣,科学指导。
如果没有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面对一本本大部头,学生很可能感觉无处下手,从而产生畏难心理,与这些作为良师益友的名著失之交臂。所以教师如何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故事性强的动人情节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把学生的胃口吊上来,然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读。也可以采用学生讲故事的形式等等,只要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就可。
第三,交流学习,分享成果。学生一旦对名著产生了兴趣,有了交流分享的欲望,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他们搭建交流的平台。交流,不仅能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还能让他们分享成功的欢乐。
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出于好意,为了节省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将考试中可能考察的内容概括归纳出来,让学生背诵就可以了。看似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但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机械的背诵和抄写是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罪魁祸首,没了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享受不到探寻知识的快乐,学生能走近学习和名著吗?
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名著的基础上,我认为,还应该把名著贯穿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把名著的阅读与语文课堂紧密结合,让语文课堂充满名著的书香,让语文课堂在名著的熏染下更加精彩。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第一步,以故事的形式谈名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个学期拿到教材后,我不急于跟学生讲课文,而是花上几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谈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以及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我可以从“六月飞雪”谈到《感天动地窦娥冤》,也可以从“牵线搭桥之红娘”谈到《西厢记》,还可以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谈到“三言二拍”,更可以从《聊斋志异》谈到《牡丹亭》,从关羽谈到《三国演义》,从宝、黛、钗谈到《红楼梦》。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丰富的情感世界,“文学即人学”。当然,这些只是古典文学瀚海中的一颗小雨滴。但我想:我投下的这几颗“小石子”一定能在学生的内心激起阵阵的涟漪。只要有些微的收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证明,我这几节简单的故事课对学生确实产生了影响。他们不仅自觉阅读我指定的书目,还会主动涉猎世界名著普及本。
第二步,将名著融入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语文课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应对教科书加以拓展延伸。
比如上人教版必修二名著导读,讲到莎士比亚戏剧,我们讲到《威尼斯商人》,在简要概括故事情节,让学生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们分析剧中的人物-----夏洛克,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讲到此处,我还简单介绍中外文学史上其它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欧也妮·葛朗台》里的老葛朗台,《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以及他们的故事。学生当然不可能会满足于我的蜻蜓点水的介绍。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故事的始末。如果能在阅读中学会比较,并体味不同作家笔下描写的相同形象,那么这节课的收获就大了。
第三步,让名著阅读参与语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名著内容复杂,意义深刻,学生阅读名著大多浮在面上(读故事情节)。因此,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以便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
总而言之,名著阅读无法脱离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同样离不开名著阅读。我们应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在名著的天空中翱翔。
建构整本名著的阅读经验,走进名著的广阔世界,不仅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更让学生养成终身的阅读习惯,获得一个人终身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