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李毅平
[导读] 当今社会教育领域的发展逐渐完善,幼儿园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李毅平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幼儿园 广东省江门市 529100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领域的发展逐渐完善,幼儿园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自2015年开始,传统文化教育也开始兴起。中国风,汉服以及李子柒对于重返田园生活等传统文化的普及开始让中国人民更多的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现实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普及向全世界,在国外建立创办的孔子学院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学习。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更应该将目光放长远,将优秀传统文化带到幼儿园的课堂里。
        关键字:幼儿园;教育;传统文化;
        引言:
        处在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大都懵懂无知,老师是引导他们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者、点灯人。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萌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来说启蒙教育在人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从儿时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更加热爱中华民族。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知道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播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
一、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对于幼师的积极影响。
       当今幼师大多是幼儿师范中专或专科出身,本科生极为少数。研习传统文化对于幼师来说必不可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发文,明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实施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这对于幼师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个的必要条件。
       (二)传统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文化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纵观世界历史,没有几个国家像我们国家一样历史渊博,但随着历史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已经被丢弃,这也是我国秉持的一个“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概念。
     传统文化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由此可看出,传统文化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纯朴自然的百姓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形式。
    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一种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传统文化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种产物。与之应运而生的便是中国古代形成的教育[1]。幼儿园小朋友对于传统文化概念普遍模糊,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必不可少,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引入老师的传授,结合中国古代的服装、使用器具的以及活动习俗的认识,可以让小朋友耳濡目染的体验和感受,回归家庭后也可以让学生反过来告诉他们的父母。古人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幼儿给予家长及社会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物质实体,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中华传统文化也拥有其独特别样的魅力,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可以举办很多活动来增加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结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可采用以下的方式:
       看一看:在幼儿园,老师可以结合当代科学手段及信息技术传授给他们更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比如短视频中的李子柒,她用一种返璞归真的方式告诉中国人民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适时让幼儿园学生接触这样类似的角色,淡然,古朴的生活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了解这样的生活可以提升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精细的学习到电子设备充分的运用以及对传统食物做法的了解。其实不仅仅是李子柒,现在社会因为“中国风”的兴起,也开始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向世界人民宣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在信息社会中充分结合自己的优势,将各朝代汉服以及生活方式传播给社会。[2]这样的方式对于处于幼儿园时期的孩童来说无疑是吸引的。
       读一读:3-8岁是幼儿阅读敏感期。幼儿园在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时可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让小朋友在阅读氛围中耳濡目染。开展阅读活动注重选择在内容上、画面风格上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原创绘本。如传统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二十四节气、民间节日等绘本,让小朋友在阅读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萌发小朋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做一做:幼儿园可以结合每一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元宵节等中华民间传统节日,在了解民间节日的来历、习俗的基础上,让小朋友在参与模仿传统节日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做香囊;中秋节做月饼,画团圆;元宵节做汤圆、制作花灯等,还可以让小朋友穿上传统服装逛庙会迎新春、提着花灯去游园等,让小朋友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中华民间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浓浓的乡情,从小建立文化自信。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在启蒙教育的关键时刻,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身上肩负着伟大的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应该敢为天下先,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应该培养出新一代的具有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接班人,而这样的伟大目标,更应该从教书育人中总结开发出来,让新时代青少年意识到自己肩负这样的使命和责任,而这个目标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展抓起。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从启蒙教育开始,幼儿教师应该与学生及其家长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让小朋友不断提升自主能力,积极向上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魅力,感知到传统文化的美妙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为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琳. 简谈“传-教-学”三部曲——部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 文教资料, 2018, 000(030):54-55,42.
[2]杨军芳. 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6, 000(00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