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远平
广西玉林市 广西玉林技师学院 537000
摘要:赏识教育更多关注幼儿本身的长处以及优点,通过运用理解、尊重、宽容与激励的措施来激发幼儿的热情与积极性,热情肯定孩子。赏识教育在根本上符合现阶段幼儿教育的宗旨与目标,针对幼儿教育的实效性也能予以全方位的提升。
关键词:赏识教育;幼儿教育活动;作用
1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1赏识教育内涵及其特征
1.1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赏识教育构成了幼儿教育的独特教育角度,其基本内涵在于运用肯定的动作或者言语让幼儿察觉到自身拥有的优势。教师在肯定幼儿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就能鼓励其不断开展探寻与追求,最终实现自身潜能的激发。从目前来看,赏识教育正在逐步渗透于幼教的各个过程,通过施行针对幼儿的全面赏识教育,培育并且塑造幼儿自身的健全个性,确保幼儿都能成长于充满鼓励与信赖的优良环境中。受到他人肯定与赏识构成了深层次的人性需求,而处于重要成长期的幼儿更加期待获得赏识。幼儿如果可以经常获得外界对自身的赏识性评价,那么内心将会感觉到轻松并且愉悦,在面对外界时也将怀有积极并且热情的优良心态。反之,幼儿如果长期都无法获得赏识,则很可能表现为压抑与自卑等心态,因而阻碍了幼儿实现自身的进步与成长。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应当融入全过程的幼教环节中,教师以及有关部门针对赏识教育也要给予更多关注。
1.2赏识教育的特征
赏识教育具备的最本质特征应当包含赞赏、认同、鼓励与支持。在赏识教育中,教师需要细心察觉幼儿在平日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并且对其及时予以肯定与激励。此外,赏识教育还应当包含相应的评价模式,教师有必要运用激励性与赏识性的话语来评价幼儿的各种日常行为,从而引发其内心共鸣。因此,赏识教育更加倾向于营造良好氛围,让幼儿能够经常品尝被赞赏的愉悦感,并且快速获得进步。
2幼儿教育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的主要问题
2.1区别赏识教学,对待幼儿态度有差别
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教学专业素养欠缺,对赏识教育的本质内涵认知不全面,在赏识教育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做到合理地看待幼儿间的差距,区别赏识教学,对于学习速度快、性格安静、能够有效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幼儿,教师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表扬,而对于学习速度慢、性格外向、拉低了教学活动效率的幼儿,教师则鲜少给予其正面的评价。教师的这种差别对待,使班级幼儿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致使班级的两极化严重,对于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的幼儿而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时常受到教师关注与夸奖的幼儿会产生自负的心理,将课堂表现作为评判自身与其他幼儿的标准,进而导致幼儿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构建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为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埋下隐患。而长时间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幼儿,则会逐渐对自我产生怀疑,出新自卑、胆怯的情况,对于幼儿性格的养成具有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幼儿的终身成长。
2.2盲目运用赏识教育,没有结合实际情况
虽然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部分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知留有在的盲区与误区,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案,存在随大流,盲目运用赏识教育的情况,进而导致赏识教育的教学效果无法落到实处。并且,部分教师认为赏识教育就是鼓励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仅能表扬幼儿,激励幼儿,对幼儿出现的错误也采取多个迂回的方式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进而导致幼儿无法明确自身的问题,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错误,致使幼儿对于正确与错误的分辨出现误区,极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3幼儿教育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3.1端正教学态度,加强互动交流差别
对待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必须进行反省与反思,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与义务,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幼儿,包容幼儿,尊重幼儿间的差异性,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时常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共同话题,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爱护,从而与教师打开心扉,将教师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使教师能够获得全面了解幼儿的机会,进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制定符合幼儿需求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案,调动幼儿兴趣,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使幼儿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高效性,进而为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贯彻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营造优良的氛围
赏识教育必须依赖于优良的幼儿教育氛围,这是由于优良氛围有助于激发幼儿自身拥有的潜能,而不至于让幼儿感觉到惧怕或者退缩。具体在施行赏识教育时,关键在于创建优良的赏识教育气氛,通过运用情境创设的途径与方式来实现全方位的兴趣调动。例如在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日常活动中,教师都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全新的方式,同时也要致力于自主获取知识。在某些情形下,如果幼儿表现为某些错误动作,教师对其有必要耐心加以纠正,而不应予以惩戒或者批评。教师在平日与幼儿开展日常交流时,应当更多运用拥抱、眼神鼓励与微笑肯定等方式来推进赏识教育。相比于言语激励来讲,幼儿对于抚触动作以及其他相关动作表现出更强的敏感度。
3.3更多给予肯定评价
幼儿的细微进步表现为渐进性,而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在面对日常的幼教工作时有必要保持耐心,并且不要吝啬对孩子们施以肯定性的正向评价。这是因为,带有肯定与赏识语气的评价更加能够引导幼儿实现较快的进步。因此在涉及评价幼教成果时,应当将评价的关注点集中于整个教育过程,从而逐步摒弃单纯关注结果的片面评价模式。在很多情形下,教师对孩子们只要给予赏识的表情或者眼神,那么幼儿就能体察到教师对自身的赏识态度,因此全面突显了肯定性评价在赏识教育中的价值。
3.4创设更多的条件,让幼儿感受成功
成功是赏识教育的核心,同时成功与赏识教育还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赏识教育能够促成幼儿的成功,而成功则能够推进赏识教育的实施进程。因此,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条件与机会,使幼儿能够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刻地感受成功喜悦,体会学习的魅力,并在教师的鼓励与表扬下,建立起坚持学习的决心与恒心,为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顺利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时,还应明确成功并不是不允许幼儿出现失败,相反,赏识教育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向幼儿出传达不怕错的思想,使幼儿能够勇于挑战苦难,提升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3.5积极开展实践,增加幼儿学习自信心
在教育改革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策略,幼儿教育作为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应积极地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做到“因地适宜”“因材施教”使幼儿教育能够始终与教育事业的前沿发展力量保持同等的步伐。但由于幼儿的学习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局限,幼儿在学习新知时往往积极性不足。对此,教师应明确自信是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的前提,想要使幼儿自主占据学习的主体位置,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注意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使幼儿能够获得更多感受新鲜事物的机会,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认知,使幼儿能够在学习经验的与探究精神的有力支撑下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实现赏识教育的有效性,使幼儿能够在今后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的革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幼儿教育进步的必然选择,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是使幼儿教育与时代发展保持同等步伐的有效措施,对此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积极地将赏识教育理念贯彻到幼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并加强对幼儿家长的思想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幼儿今后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牛晓青.多媒体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J].园,2020,13(09):46-47.
[2]林雅静.浅谈创造性戏剧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43.
[3]王雪艳.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