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钰文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升华小学 430000
摘要:可以说,将信息化教学设备引入课堂,对教学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教学课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策略
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覆地翻天的变化,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奔涌而来。信息技术对现代课堂教育的辅助作用也得到了众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认可,并有与之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可视化和动态模拟的显著特点而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熟练地将这一工具用于课堂教学中,则无论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力,或是活化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提高课堂效率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笔者的一些看法与读者分享如下
1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优势
1.1让数学课具有浓烈的生活味道
现在的数学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着墨不多,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过眼烟云,很快就被大量的题海战术占领了,这样就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计算,学好数学就得做大量的练习和重复性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愿望逐步丧失,数学课堂的气氛越来越沉闷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越来越低,而我们的教师则一味地抱怨学生的学习态度差、能力差和基础差,很少从课堂中找原因,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窘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掉队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数学了。现代信息技术就像一道绚丽的彩虹,划破了原本沉寂的天空,使原本对数学丧失兴趣的学生又获得了新的生机,看到了新的希望,让学生感觉到了原来数学课堂也会这么精彩,这么有趣,这么生动,离我们的生活原来也这么近啊!
1.2让数学课具有动态化的可视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精于运用的就是各种道具和模型,对于一些具有立体感和动态化的知识,教师常常束手无策。他们只能通过讲解和分析的方法,讲述其运行机理,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通常会感到困惑,对于部分学生由于不能理解而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兴趣越来越低。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把它归结于学生的悟性差,理解能力不强了。我们要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们也要找出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是什么,都是生活的体验太少吗?真的是学生的天资愚笨?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但教学的理念不先进,教学的手段不灵活,对教学的方法不做深入的研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有效具备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有效的提问,第二个是有效的教授知识。在有效提问环节,教师应当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来进行课堂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想要探索答案的欲望。教师在正式上课前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问到点子上,同时要围绕着课堂教学的内容来展开。
例如,教师在进行单位转换的问题讲解时,可以增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导入,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1米40cm=()米这个单位转换问题的时候,教师在讲这个题目之前,可以进行课程导入,提出一个问题:“王明和王芳在互相比身高的时候争执不下,最后去找来了另一位同学来判断,该同学用尺子帮他们测量了各自的身高,说王明的身高是130厘米,王芳的身高是1米40cm,请问同学们知道谁更高一点吗?”通过这样的课程问题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想要去知道王明和王芳到底是谁更高一点,这时教师就开始讲述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探索正确答案的时候掌握了单位转换的知识点。
3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策略探究
3.1利用互联网发布课前自主学习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手机的日益普及,各种教育学习类app也应运而生。教师可以利用此类app为学生发布课前自主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能够对教材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且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进行自我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上课质量和效率。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锻炼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科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知识,走向主动探索知识。找出适合学生个人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资源的严格把控,使学生能够之间面对最为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的质量。根据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成果展示,学生之间的分享更容易活跃课堂中的氛围。也让学生之间交流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方法,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从而摸索出适合自身的高效的课前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3.2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进行完美结合。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灵活的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课堂内容,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音频的播放,为学生更加直观地呈现教材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理解和感受,增强整个课堂的体验感。视频的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视频展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不能够使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导,视频演示只是课堂教学的丰富和辅助,教师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教学形式,这也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考验。同时这些设备也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提供了便利,拓展学生的自我展示形式,增进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现代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在课堂当中,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优质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好学生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贾继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成功:中下,2018(15):119.
[2]李发春.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4):31-32.
[3]高力.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