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点滴体会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王芳
[导读] 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各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
        王芳
        山东省滕州市墨子中学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各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力度。随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将信息技术主动地融合到各学科教学中,将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时代要求学生具有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数学素养、能力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教育,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走进城乡学校的课堂。初中数学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们农村学校虽还是一个逐步实施的过程,但也成为农村中学教师探究的热点问题。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它具有直观形象性、丰富多彩性、富有趣味性、生动活泼性等特点。运用它可优化课堂教学、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正确借助和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进行实际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时势所趋。但如何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确实一个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的探讨性教学活动的点滴之谈。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特点的理解
        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各种精美的具有轴对称特色的实物场景图形,如各种特色建筑(天安门城楼图)蝴蝶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实物都具有轴对称性的特点。其次又在课堂训练中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很多交通标志图形,其中有很多是轴对称图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数学的概念都是有抽象性,如何正确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难点,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此时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地把抽象思维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了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对帮助他们突破一些学习难点是有相当重要作用的。 例如:在旋转对称图形的教学中, 由于这时天气温度也比较闷热,我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了一台挂在场上且在运转的电风扇,突显在屏幕上,立刻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了起来。此时屏幕上的风叶也将速度调到很慢的状态(三片风叶的颜色也设计各不相同)让学生能感受到当某片风叶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另一片风叶重合,这时整个风叶就像回到了原来起始旋转的位置,即与原位置重合。从而逐渐引入到常见几何图形中,如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五角星…都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旋转动画状态,让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此后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旋转对称图形的实例,以进一步加深对旋转对称图形的理解,但必须明确不同的旋转对称图形其旋转角度是不同的,再就是明确旋转中心是什么。


   三、运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建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能在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模拟技术,可以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其实,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校教育离不开德育,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进行有关数学史教育,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的证明的时候,我就布置了上网查找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的课外作业,结果,90%以上的同学都了解了包含我国古代的赵爽和刘徽的证法在内的至少五种以上的证明方法。利用学生的猎奇获新的心理,通过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有目的的漫游,获取全面的相关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动手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所以,只要是简单的素材资讯查找,教师尽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建构。
        四、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确感兴趣。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动会变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例如:在“平移”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了逛超市顾客在电梯上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平移”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后播放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学生骑自己车上学的视频场景,让学生体会理解“平移”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进而展示几何中一些几何图形的平移现象,让学生真正理解“平移”的含义。
  五、利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育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实例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一些思想教育,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进行“平移”教学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从网上直接播放“神舟五号”升空,全国人民观看和无比兴奋的场景,让学生明白这一升空现象是一个“平移”,这次空中的“平移”是科学家门辛勤劳动的汗水的结晶,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将科学家们勤恳工作、奋力研究的精神应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学好本领长大以后也象科学家们一样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以上是我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的探索点滴,有助于同行们的鉴赏和指导。但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能更有助于数学教学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有利于活跃数学课堂气氛,加强双边互动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数学学科深度整合将必是现代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