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学校管理行之有效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沈俊涛
[导读]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坏
       沈俊涛
       句容市宝华中心小学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坏,学校管理是关键。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是促使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办学品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多措并举,持之以恒强化学校管理,内外兼修,务实创新,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明确办学理念,促进健康发展。
       学校的办学理念总体上规范着学校长远发展走向,体现着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主张,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这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对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对于办学者来讲,学校要发展,首先就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对学校进行办学理念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学校进行重新设计,其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是否形成了明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源于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以及对学校的正确定位,既有其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的共性,又有因时代特征和学校特点的各异而有其不同的切入点。要使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开拓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渗入到办学过程中,努力建设学习创新型校园,建设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和谐发展校园,全面优化办学环境,全面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深挖内部潜力,大力整合放大教育资源优势,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推进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进程,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质量,使学校各项工作在和谐中得到有序健康的开展。
       二、注重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校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从很大程度上说,学校精神文化的优劣是衡量学校德育成败的重要标志,是检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学校要努力开掘文化意蕴,让学校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景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使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也能在校园中得以突显。如在教学楼、综合楼、教室里悬挂名人名言标语,利用好学校的宣传厨窗和校务公开阵地,在教学楼、办公楼上悬挂学风、校风标语,利用内容丰富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教育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因此要重点打造“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从而在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形成强大的无形力量。
       三、重视行政队伍,提高管理效能。
       加强行政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队伍的素质决定着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目标定位、管理效能和执行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校长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班子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那么,对学校行政班子成员的要求上首先就是要讲原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正直、讲原则,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涉及制度、原则的问题不讨论,必须按原则来,谁违背就追究谁的责任。其次对领导班子成员要求上就是要有能力,必须能独挡一面,自己负责的事务不朝上推,不往下派。同时,作为行政班子成员,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要坚持务实增效作表率,努力创设和谐的管理氛围;行政班子成员着力于既雷厉风行,又精致化的工作作风,做到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学规范;扎实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尽可能用各种方法达成执行的目标;班子成员在教师中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要多关心群众生活,做教师的知心朋友,体现管理的人文化。
       四、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是师生员工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对形成个人的自律习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制度管理,形成铁的纪律,是学校管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学校若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管理者在执行某一决策或工作时,往往因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健全或操作没有依据,产生因无力执行、执行拖延甚至执行有偏差,所以需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的各项管理方案和制度,从工作环节、程序、协助人员、最终目标均作出明确、清晰的安排,从而使管理者有足够的执行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督促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方法,包括对管理过程中所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规定方案和实施细则,综合运用各种制度加以管理,使教师能够在各项工作中找到执行依据和标准,确保工作质量的高效和工作时限的要求。同时制度化管理,在集体中也体现出公平、公正,避免潜在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对敏感工作的影响,造成个别受管理者的不满、抱怨和懈怠应付,甚至某小团体的整体不满而造成内部的不稳定性,所以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强有力执行的保证。
       五、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文管理。
       学校管理,究其根本主要是对人的管理,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才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学校工作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对待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有一颗平等、温暖、真诚的心,尊重、信任、理解每一位教师,走到教师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意见、建议,广纳贤言,博采众长,开阔管理思路,改进管理办方法。要行为上求严,待人上求宽;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起好表率作用。同志之间相处共事难免产生意见分歧,对此,管理者要有宽阔的胸襟,拥有容人之度,容人之心,容人之量,做到逆耳之言能听;要善于协调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内部团结;在用人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创造宽松环境,做到人尽其才。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发展,要紧紧围绕教师来思考问题,最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的岗位上努力进取,不断追完美,不断追求卓越。
       对待学生,管理者要把学生看成具有鲜活生命、富有情感的人,从身心两方面给以真诚关爱、呵护和引导,要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指导,在教育管理中教会学生做人,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的人才。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总会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全面驾驭学校的管理运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