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婷
博罗县罗阳小金小学 广东省惠州市 516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完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在班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目前班主任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向全方位发展,班主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负责人,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低,合作程度低,班级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应不断探索管理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在幼年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理念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领导,在管理理念上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课堂管理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纪律管理外,更应注重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介入,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避免学生因为思想转不过弯而做出愚蠢的行为。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的关系,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既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当的管理方法,也可通过学生参与管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增强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例如,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规制定是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可以通过班规制定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鼓励大家提出不同意见,包括成绩、卫生、礼貌、着装等,然后进行汇总,制定相关班级规范;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制定奖惩标准,每周进行统计,对表现好的同学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差的同学可以进行劝导,同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的自信心。以我带的班为例:我基于班级学生学情和综合体现,制定了符合本班的特色管理办法——班级加分流动小册子。在激励和扣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学生的得失荣誉感。制订了加减分内容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打破了一成不变只看成绩的表扬机制。评语可分为几个板块:课堂表现、语言表达、听写能力、完成作业情况、书写规范、单元考试成绩好、劳动好、懂得感恩(回家去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多个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内在表现能力。每次,同学们都会对照自己的突出表现,在班上记录成绩,一月份评出成绩最好的同学,名列前茅。
逐渐的,各级各类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这种特色化管理,既能给学生提供日常约束,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使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奋发有为更强。
三、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班主任是最常和学生打交道的老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为了引导学生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每一件事,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观念。例如,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对教师的管理有不服从、逆反心理。为使学生更有亲和力,教师应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如,在规定学生着装的情况下,班主任应首先规范学生的着装;在规定学生上课不迟到的情况下,班主任应提前一分钟上课;在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的情况下,班主任应做到语言文明;在引导学生注意环境卫生的情况下,班主任应做到不乱扔垃圾等。小学生自然会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观念,唯有发挥好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使学生信服,使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四、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父母是学生的第二任老师。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较小,认知发展还不够完善,普通教师和家长说什么就什么,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伴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许多家长对孩子产生了一种溺爱心理,认为把孩子交给了学校,班主任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家长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与家长沟通的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积极参与对学生的管理,使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例如,为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学校可定期举办家长会及教育知识讲座,让家长参与,为家长普及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之道;另一方面,随著网络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可建起微信群,将学校的通知及学生的表现及时发送到群中,并可就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家长有何教育建议,亦可及时反馈,这样,既能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又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
结束语:好的班级管理不能一蹴而就,班级的规范需要班主任每天一天的耐心管理。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应该树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管理意识,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当的管理办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成.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
?[2]陈荣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3]李小菊.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