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丹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需要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社会发展中站稳脚跟,有一番作为。此篇文章就如何在“立德树人”的前提下,给予中职学生一个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研究中职学生观的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专业技能 教师队伍 创新
目前幼儿园的教师承担了幼儿孩子教育的多门课程,他们需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的特长、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同时还要照顾孩子等,他们身上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此,“立德树人”的精神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学习,在面对工作压力时,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立德树人”的指引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为幼儿传授知识。但是,在如今的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仍然有着明显的不足,课程教育体系不够完善,老师的教学质量高不够高等都会成为中职学生技能学习的一大障碍,使得学生无法胜任幼儿教师这个岗位。基于这些原因,需要对中职学生给予帮助,要针对他们的课程进行改革、提升老师的专业技能,融入创新式的教学方法。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
1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学生学习的课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在中职院校中,部分学校的课程安排会存在着问题,并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技能指导进行专门的教学。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不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落后,影响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等。学生的专业素养是需要老师进行培养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就无法在工作中完成任务。
2重视专业忽视就业
就业仍然是中职院校学生的一大问题,由于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在就业中缺乏专业素养而不被录用,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专业人才的输出。基于这些原因,学校必须重视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学生的技能、科学素质、文化知识达到了社会要求,才能够帮助到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实际的经验,学校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学前教育理论的实践,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技能。
3专业课程评价机制滞后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评价机制,只有评价机制合理、科学,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然而,现在大部分的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评价机制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教学要求。学的成绩一直是老师所重视的,老师认为成绩好了,专业技能就是真正的好了。但是,实际的动手能力也是需要被考核的,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需要加入教学评价机制中才能利于学生教育专业的发展。
二、中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1.制定合理的课程
中职院校的课程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原来的课程可能只是简单的一些专业课程,课程的内容设置的也比较简单,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学校需要明确教学任务,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比如,课程设计可以分为理论课、实践课、拓展课等等,在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目的,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还可以融入一些考试,比如说专业知识技能竞赛,让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一种竞争意识,发现自己的学习还有什么不足等等,促进学生的发展。还有一些实用性的考试,比如引导学生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考试都可以纳入平时的考试中。
2.以就业为本质设置课程
中职学生要想在就业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就要有过人的专业技能,只有之际的本领学到家了,才能让众人放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融入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能够让学生亲身实验,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实际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3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在“全实践”理念下对课程进行实践学习。[1]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学前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的能力。学前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侧重于实践练习的,其训练必须借助课程教学,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讲与相关技能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并示范技能练习的策略及方法,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堂训练和课外训练。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相关教师技能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务必坚持进行课后的自我训练,以获得稳定的教师专业技能。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法
1.“双师型”队伍建设
什么是双师型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教师拥有两个职称。教师在拥有本专业的职称以外还拥有另一个。第二种就是具备两种素养。即具备教学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无论是什么解释,都是对教师的一种概括性的要求。只有教师的教学质量过关了,学生才有可能学习的更好。教师作为学生路上的导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这个残酷的社会环境下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教师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获取知识完善自己。教师需要重视自己的价值,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让学生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前教育的老师,以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为主,他们的履历经验丰富,学历也是符合教学要求的,但是,尽管这类教师精力旺盛,工作态度端正,掌握的专业技能也扎实,接受新讯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强,但是,他们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经验是明显不足的。他们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能够快速了解学生,因此,这就导致了教学与职业之间的有了空白。当前,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学前教育的培养,分配的教师越来越多,老师的年龄也呈现多元化,不仅有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还有慈祥的年纪更大的老教师。在国家示范级幼儿园教学队伍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格外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希望能够将更多好的教师资源带到学校中,所以他们专门聘请了国家示范级幼儿园的园长作为学校的兼职老师,这类老师的知识丰富、经验丰富,能够给学生带去欢乐。另外,这类教师的优秀品质还可以带动整个团队积极向上,让团队充满学习的氛围,这是榜样的作用。有了这类优秀教师,自然能够给学校本校的老师一个学习的积极榜样,使得他们规范老师的行为。同时,学生能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3.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课和理论知识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专业课程主要有教导孩子的方法课、自身专业素养的养成课、同时要有钢琴课、舞蹈课等等。理论知识课有关于职称学习的课程、学生心理辅导课程、体育教育的课程等等。在专业乐橙的学习中,学校需要组织起学习的氛围,将学习好的同学作为同学们靠近的目标,让同学们积极的学习,努力扎实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学校也应该将优秀教师列出来,可以写在学校的报刊栏中,写明他们擅长的东西、他们获得过的成就、有什么事迹等等。通过这些使得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看到了内心也会受到鼓舞和激励。这些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水平、有成熟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在教师领域取得不错的成就,在身体素质方面也需要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够担任幼儿学前教育的工作。队伍的建设风气关乎学校的风气,只有学校的风气好了,才能招到优质的生源,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幼儿教师。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是培养幼儿教师前提,只有“德”字在前,才能培养好教育工作者,才能教育好未来的一代。我们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培养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深入推进中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课程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真正扎实的掌握技能,在社会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学校也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关地课程改革,积极创新,提供优质的课堂给学生。学校的教师也需要扎实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玉兰.浅析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7(9):104-105.
[2] 李建伟.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2):25-26.